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聽健康
依據台灣疾管署2022/8/8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台灣罹患新冠肺炎的470多萬人中,大多為輕症/無症狀者,佔99.53%,中度症狀者為0.26%,重症者僅0.21%。但是,我們依然不可大意,須嚴防“輕/中症”轉變成“重症”。經驗告訴我們,平均大約在罹患新冠肺炎8天前後的時間內,一小部分原本輕度至中度症狀的患者可能會不幸發展為重症。科學界已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所造成的呼吸衰竭,以及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造成病人死亡的兩個主要危險因素。另根據之前科學界在病逝者身上,所進行的病理切片報告結果也發現,造成體內臟器功能障礙(例如:肺臟和腎臟等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身性微血管損傷和血栓的形成。
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為了積極對抗新冠病毒,都會放出大量的免疫訊號,像是干擾素I型(IFN-I),但是當個體免疫力不好的時候,IFN-I的抗病毒反應就會很糟,此時由IFN-I所驅動的抗病毒蛋白 MxA(myxovirus resistance A)也會因此無法迅速產生,結果造成新冠病毒持續在體內張狂,造成重大傷害。相比之下,如果抗病毒蛋白MxA能夠迅速產生的話,新冠肺炎病情的進展就會受到有效控制,康復較為迅速。
雖然上述發現已經在動物實驗中獲得證實,但是在人類,卻尚未證明IFN-I驅動抗病毒蛋白的能力,直接與新冠患者臨床病情進展相關。就在2022年7月,《美國病理學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僅需從新冠肺炎患者手臂上的「三角肌皮膚」上採樣,然後分析微血管中IFN-I所驅動的抗病毒能力,以及其微血管內是否有血栓的存在,再同時比對病人的臨床症狀後,結果發現,三者密切相關。這種針對新冠病人的「三角肌皮膚」採樣,是一種嶄新的微創病理檢驗,由於較無侵入性(不需拿內臟組織),又是可以識別出新冠患者不同疾病階段的病理學證據,因此,往後極有可能利用這項檢驗技術,及早發現重症病患,並且給予治療。雖然電腦斷層也能診斷肺栓塞,不需拿到內臟組織,但是,一位新冠重症病人要做電腦斷層時,需先移出負壓隔離病房,同時間,動線管控、操作人員防護、設備清空以及事後消毒等等,都是大工程,且會嚴重排擠一般病人的檢驗量能。
這篇論文是由美國紐約市威爾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病理與實驗醫學科的勞倫斯教授(Jeffrey Laurence)所領導完成的,他們首先分析了15名重度(已進入加護病房)和6名輕度/中度新冠患者(發燒、發冷、咳嗽或呼吸急促)的三角肌皮膚活體樣本(0.4公分),除評估動脈和靜脈微血栓形成的情形外,也分析了免疫訊號在不同病患體內的差異性表現。另外,對照組包括9名(非新冠肺炎)膿毒症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合併或單獨存在”急性腎損傷(AKI)的患者。結果發現,在15例重症新冠患者中,有13例(87%)檢測到微血管內有血栓形成,而6例輕度/中度新冠患者中則為沒有任何人有微血管血栓,另外,對照組9例,雖然已經有呼吸窘迫綜合症,但因為不是新冠病毒所導致的,因此也均未檢測到微血管血栓,顯然,這些微血管變化是新冠肺炎的專屬特徵。在所有六名輕度至中度 COVID-19 患者中,迅速出現了能夠阻斷新冠病毒生長的抗病毒蛋白 MxA,這表明他們的免疫系統正有效並積極地對抗病毒,但僅有兩名重症/危重症的新冠患者身上,出現抗病毒蛋白。
研究主持人勞倫斯教授提到,他們是第一個認識到新冠病毒引起的肺部疾病與其他原因感染肺部的病理狀況明顯不同,而且新冠病毒所造成的不尋常血管病理學是全身性的,藉由簡單皮膚採檢可以用來幫助評估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內臟組織損傷,並可以利用微血管血栓病變,來區別開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呼吸窘迫綜合症。在這項研究之前,病理學家通常需要進行侵入性手術,例如神經、腎臟或肺臟活檢,才能得知是否有內臟損傷。
勞倫斯教授也指出,在新冠肺炎尚未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代裡,針對膿毒症相關性肺炎中,會使用抗凝血劑來減少大血管的栓塞,但迄今為止,大多數臨床試驗發現,額外給予抗凝血劑,並沒有對新冠重症住院患者(呼吸窘迫者)產生太多的益處,也就是說,一般抗血栓藥物可能無法完全阻止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引發的微血管血栓,目前,抗血管發炎是另一個嘗試的方向。最後,我們可以預期皮膚採檢這項檢測,未來將會在新冠病人重症的治療上,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預警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Jeffrey Laurence, Gerard Nuovo, Sabrina E. Racine-Brzostek, Madhav Seshadri, Sonia Elhadad, A. Neil Crowson, J. Justin Mulvey, Joanna Harp, Jasimuddin Ahamed, Cynthia Magro. Premortem Skin Biopsy Assessing Microthrombi, Interferon Type I Antiviral and Regulatory Proteins, and Complement Deposition Correlate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linical Sta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22; DOI: 10.1016/j.ajpath.2022.05.006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