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4節氣春分到!宜拜土地公補財庫、迎好運,養生重袪濕養肝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潘懷宗

潘懷宗/糞便能治病 糞便做成的藥物甚至能治癒癌症?

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台灣首例,哥哥30公克糞便,拯救重症弟弟一命。
台灣首例,哥哥30公克糞便,拯救重症弟弟一命。
示意圖/ingimage

在過去十年間,科學家發現腸道微生物菌叢對人類整體健康的影響遠遠超過以前的想像。目前已知,腸道菌群不平衡、菌相不佳(壞菌多於好菌),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氣喘,過敏反應、腸躁症(IBS)、糖尿病,甚至愛滋病、癌症等疾病都有所關聯。

腸道菌。<br />圖/ingimage
腸道菌。
圖/ingimage

既然腸道菌和人體多種疾病相關,那麼利用健康人類的糞便來治病,就成為一項新的治療趨勢。目前利用糞便來治病,可以區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叫做移植,比較簡單,由醫生採集健康人的糞便,經過簡單處理,直接從病人肛門輸入,即可完成,擁有便宜和方便兩大優點,唯一困難的是有些人找不到健康人的糞便或何謂健康人的糞便,因此,美國比照血庫或骨髓銀行,已經在2012年成立糞便銀行(註一),只收成本費用地提供給全美185間醫院,冷凍並簡單處理過的健康糞便來治療病人。

第二類叫做糞便藥物或藥丸,這種相對比較複雜,必須由製藥公司依照程序開發成新藥,製成藥丸,直接口服治病,價格肯定較貴。而藥丸中的內容物絕對不是原來的糞便,而是經由提取特殊菌群(非糞便內全部菌群),純化並進行培養放大數倍後,再經完整人體試驗通過新藥申請,才能治療特定核准的疾病。

糞便移植的正式名稱為糞便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是指透過將健康捐贈者的腸道菌叢,以內視鏡的方式經肛門植入病人之腸道系統,以恢復其腸道菌落平衡,達到治療效果。2013 年1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發現,糞便微生物移植對治療復發性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之患者功效極佳,比單純採用萬古黴素治療更具療效。16位受試者接受口服萬古黴素加灌腸(bowel lavage)清洗腸道乾淨後,進行糞便移植,其中13 位 (81%) 在第一次灌注時,疾病即獲得緩解。有 3 位接受第二次灌注,其中2位亦獲得緩解。而僅接受口服萬古黴素傳統治療方式的13位病人中,只有4 位(31%)獲得緩解。另有13位併用灌腸清洗和口服萬古黴素,也僅有3位(23%)有緩解情形。這三組在副作用上無明顯統計學上差異。其中,接受糞便移植的受試者有輕微腹瀉和腹痛情形,且之後糞便移植組受試者的糞便菌叢也迅速轉變為與捐贈者相似,呈現健康多樣性(diversity)。這也是全世界第一篇針對糞便微生物移植的隨機對照研究,結果證實糞菌移植對於治療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導致的腸炎療效顯著。

目前美國、歐盟、荷蘭、澳洲等國皆已將糞便微菌叢植入治療納入常規療法。台灣衛福部也於2018年9月6日公告開始施行糞便微菌叢植入治療特管辦法,目前開放施行適用於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之困難梭菌感染之病患。

台灣第一例是在2017年12月底,林口長庚醫院完成國內首例兒童「糞便腸道菌叢移植」個案,一名5歲男童誤食強鹼,造成食道及胃部嚴重損傷,於住院期間又不慎感染敗血症,只能持續接受大量抗生素治療。沒想到男童出院後,竟又出現嚴重腹瀉、腹部腫脹、腹痛、甚至血便等症狀,證實感染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導致腸道發炎,且合併毒性巨結腸症,醫師投以萬古黴素(vancomycin)等傳統抗生素,仍治療無效。於是醫師決定移植11歲哥哥新鮮糞便30公克,經過雜質過濾,簡單分離及提取,製成腸道菌叢混合物,加入250ml生理食鹽水後,經由大腸鏡灌入男童的大腸、直腸等部位,也就是將哥哥健康的腸道菌叢移植至弟弟的腸道系統,兩週後病童經過連續3次糞便追蹤檢查,已找不到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的蹤影,成功治癒男童,腸道菌相恢復正常,好菌多多。

另外,在糞便製成藥物方面,英國已將健康腸道菌叢經製藥程序製成藥物膠囊並實際進行臨床一期人體試驗,藉以檢視其對於多種癌症是否有療效。根據2019年5月21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已經和4D pharma公司合作,展開第一項人體試驗,以測試每天服用糞便膠囊藥物,是否對各種不同癌症的病人有所助益。

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自2019年4月開始針對120名罹患各式實質固態瘤(solid tumors),包含黑色素瘤、乳癌、卵巢癌、子宮癌、攝護腺癌、尿道癌、膀胱癌、腎癌、肺癌及頭頸癌的患者,經醫師確定可以進行手術切除者,給予口服名為MRx0518的腸球菌菌株(Enterococcus gallinarum)藥丸,每天兩次,持續2~4週,直到手術切除腫瘤為止。MRx0518的腸球菌菌株藥丸是從健康人糞便中製造出來的,經實驗室做菌株分離、嚴格純化、繁殖放大,再將其冷凍乾燥,製成藥丸給予受試者服用。這種口服藥物方式與將糞便內整組微生物菌叢經肛門移植至患者體內的糞便微菌叢植入法完全不相同,表一是兩者的差異性比較表。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受試者手術切除取下來的癌變組織加以化驗,檢視這些菌株是否有增加人體對抗癌症的能力。科學家認為,腸球菌株的尾狀結構-鞭毛蛋白(flagellin)-是引發人體免疫反應增強的主因。今年6月,英國也將再進行另外6項臨床試驗,以確定MRx4DP0004菌株藥丸是否有助於治療氣喘。

註一:2012 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馬克‧史密斯(Mark Smith),才27歲,和兩位友人共同創辦美國第一間非營利組織的糞便銀行--OpenBiome,他們花錢購買健康捐贈者的糞便,每份樣本為40元美金(約台幣1256元),因為糞便中的微生物菌叢,可以拯救感染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的患者。但是健康捐贈者的條件非常嚴格,必須身體完全健康,目前合格者平均年齡約30歲左右,且必須先填寫問卷調查,仔細交代自己所有過往的病史、旅遊經歷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情況。檢驗項目包括確保腸道菌群健康、不含高危險病原,並抽血檢測是否有病毒型肝炎、梅毒、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各項檢測費用,均由糞便銀行負責買單。經統計僅有4%的人符合健康糞便的資格,有人戲稱,比考進麻省理工學院還要難。

腸道 微生物 手術 肛門 益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