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9歲男罹大腸癌晚期 他坦言只能怪自己飲食習慣「狂吃一家健康速食店」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蘇上豪

蘇上豪/切除人腦的諾貝爾獎得主之死

蘇上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

葡萄牙神經外科醫師莫尼茲(Antόnio Egas Moniz)
葡萄牙神經外科醫師莫尼茲(Antόnio Egas Moniz)
圖片來源/創用cc

在英國「脫歐公投(Brexit)」前的口舌論戰裡,當時英國政府掌管環境部的大臣特魯斯(Liz Truss)在英國太陽報投書,表示那些支持脫歐,認為公投成功可以幫助英國經濟脫離低靡成長的人士是住在「雲裡杜鵑地( cloud cuckoo land)」,意即這些人脫離現實,思維根本和真正的社會脫節。

<br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如此用「杜鵑」的字眼做形容詞,似乎是沒有認清這個在鳥類世界裡聲名欠佳的寄生蟲。因為杜鵑鳥媽媽並不會安分守己築巢、孵蛋,反而下蛋在別的鳥巢裡,讓自己的寶寶混進別人家裡,最後靠另外鳥媽媽養大,用動物世界的語言來說,杜鵑可能是最「奸巧」的鳥類。

我剛開始會以為用「雲裡杜鵑地」來形容人脫離現實是有些「牛頭不對馬嘴」,但是知道它的典故之後卻覺得恰如其分,甚至可以為我等一下講的醫療史故事鋪陳。

原來「雲裡杜鵑地」是希臘劇作家亞里斯多分尼茲(Aristophanes)在其作品「鳥(The Birds)」中所創新字眼,這齣在西元前414年首演的荒謬劇,其中人物皮喜泰(Pisthetairos,原意為「懷抱希望」),及尤爾丕(Euelpides,原意為「言似真」),受夠了雅典裡烏煙瘴氣,決定要在天空建造一座理想的城市。對於這個計畫,天空的原住民「鳥類」起初是充滿懷疑和戒心,考慮之後同意協助這兩位夢想家的計畫。首要之務是替這個新城市命名,皮喜泰靈機一動,提出了「雲裡杜鵑地」,未來空中城堡的別名就因此誕生了。

可惜這個世外桃源經不起時間及人性的磨損,生活品質不斷下降,所有雅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敗類,諸如乞丐似的詩人、占星家、線民等等,絡繹不絕走後門要移民這裡,於是這個偉大的事業以失敗告終。

不是只有特魯斯用「住在雲裡杜鵑地」來批評對手,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曾經用它形容歐洲共同體的領導人,以及相信曼德拉可以領導南非的人士;美國前眾議院院長金凱瑞(Newt Gingrich)也曾說歐巴馬的綠能政策是個「雲裡杜鵑地」,當然還有更多政治人物與記者常用此句批評別人,以突顯自己的理智。

知道這個典故之後,相信讀者對於「精神病療養院」為何要叫「杜鵑窩(cuckoo’s nest)」就不會覺得奇怪了。眾所周知它的來源是1962年美國作家克西(Ken Kesey)的小說「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它描述的發生是在「精神病療養院」一則令人深思的故事。

我沒有考據克西為何選用「杜鵑窩」做為「精神病療養院」的象徵,但是知道前述「雲裡杜鵑窩」的典故之後,我深信他是認為「精神病患」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就好比那些被自認「理智」的人批評別人住在「雲裡杜鵑地」那般不切實際,因為精神病患者在正常的社會裡,就被「公認」是屬於那些和現實環境脫節的人。

我沒有看過「飛越杜鵑窩」的小說,但是看過1975年由佛曼(Milos Forman)執導,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領銜主演的同名電影,而且被裡面象徵性的手法所震撼,尤其竟然是用充滿爭議性的醫療方法為藍本。

劇中尼克遜飾演的莫非(Murphy),不知是因為受不了在監獄裡服刑的枯燥與不自由,還是真的精神狀況有問題,被送到精神病療養院裡接受觀察與治療。

莫非的行為在護理長與醫師的眼裡是相當不受控制的,曾經被一度懷疑沒有精神疾病,因此要求他離院返回監獄,但是被莫非拒絕而作罷。

沒有想到莫非在受到院方警告之後,行為並沒有改善反而變本加厲,計畫了一次夜裡狂歡的派對,藉此想法逃出醫院,可惜卻因為喝醉酒而功敗垂成。但這一派對把醫院搞得雞飛狗跳,挑戰了醫護人員最後底線,除了視莫非為極度危險人物之外,還讓他接受了當時最流行的治療,就是針對無法控制的精神病患者,施予「前額葉切除術(pre-frontal lobotomy)」。

莫非被視為荒誕不經、難以控制的行為,在接受前述的手術之後,整個人變得呆滯、冷漠,甚至也認不出同醫院的病友。劇中最後一幕著實令人動容,一直受到他啟發,原本裝聾作啞綽號叫做「酋長」的印地安人病友,不忍看到莫非以那種宛如「活死人」的狀態留在院內,於是用枕頭悶死他,最後以莫非之前建議的方法,打破窗戶逃離了「杜鵑窩」,算是完成了莫非的心願。

這部被視為影史百大電影之一,囊括五項奧斯卡大獎的電影,公認「影視表演」的必修課。據導演自己所言,是他從捷克發生「布拉格之春」運動,逃到美國後個人的經歷改編。

誠如影評人所言,電影中那些精神病患逃出醫院的機會不高,但是連這個機會都放棄的話,夢想的實現機會就只有零。尼克遜代表的是挑戰權威,想使用「自由意志」的個體,不斷說服周遭的病人表現「自由意志」,他的行徑被視為無法控制,最後當權者用手術把他的「自由意志」剝奪掉了。

不懂醫療的人看到這部電影會覺得很吃驚,但是了解莫非所接受的手術,可能會更震撼。推廣它的葡萄牙神經外科醫師莫尼茲(Antόnio Egas Moniz)因此得到1949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造成世界使用此手術替精神疾病患者治療的風潮,不過從獲獎隔年迄今仍是爭議不斷,一直有人要求撤回他的得獎,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為此遭受很大的壓力。

為何莫尼茲會發展出如此殘忍的手術?雖然他沒有出自傳,但是據同事的口述表示,他是在1935年參加倫敦神經醫學會得到啟發。當時他聽到了美國耶魯大學兩位神經學專家富頓(John Fulton)及雅各布森(Carlyle Jacobsen)的演講,報告了一對黑猩猩貝奇(Becky)及Lucy(露西)的實驗結果。

這兩隻原本活潑好動的黑猩猩在接受前額葉的切除術之後就有了行為上的改變,富頓認為是種「幸福的切割(happiness cut)」,從原先易發脾氣、任性的行為變得溫馴很多。

富頓回憶莫尼茲當時問道是否可以將此手術擴展至人類身上,富頓不敢正面給予回應,只回答說手術太過可怕,必須三思而後行。

其實在那個時候,大腦額葉在醫學研究上大抵已知道和人類的情緒有關,而且重要性不若其它腦內的部位受到重視,即便沒有看到富頓的實驗,我想莫尼茲一定也會大膽嘗試。

會議後回國的莫尼茲,在幾個月後就替六個精神病患者施行前額葉切除術,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症、重度恐慌及重度憂鬱的病人,其方法是在頭顱側面開兩個小洞,用酒精大量注射前額葉,毀損該處的功能,隔年他宣布成果,20個患者中有1/3明顯改善,1/3有改善,其餘的效果不明顯。

上述的結果對於當時那些令醫療單位覺得藥石罔效的精神病患者可說是一線曙光,全球的醫師群起效仿,幾十萬的患者因此接受了這項手術。可惜之後併發症報告頻傳,包括智力衰退、反應遲鈍等等,像是電影中尼克遜所飾演的墨菲一樣,可惜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無視如此正、反兩面的激烈辯論,還是在1949年給予莫尼茲獎項,以表彰它「發現前額葉切除術對特定精神疾病」的治療效果。

1950年代,蘇聯率先公布廢止此項殘忍的手術,其他國家才陸續跟進,到了1970年代,治療精神病患者的藥物有長足的進步,全世界才全面中止此一爭議性的手術。

但悲劇已經造成,數十萬計的病患及家屬已經陷入愁雲慘霧,有人如行屍走肉般過完一生,帶給自己以及家人無限的懊悔。至於莫尼茲呢?或許是報應,他無法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發表演說,原因是那年稍早被自己的患者開了四槍。諷刺的是,此人沒有做前額葉切除術,該說它是意識清楚,認清莫尼茲的真面目?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受控制,莫尼茲還來不及替他動手術呢?

我是很不認同莫尼茲的得獎,也贊成撤回他的獎座,雖然在法律層面上不符「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但是卻可以批判他所帶領全世界醫師盲目傷害病人的錯誤作法,算是種遲來的正義。所以看完這則故事,你可能會和我一樣可能有些混淆,是被社會認為與現實脫節的精神病患,還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偉大醫師們住在「雲裡杜鵑地」呢?

蘇上豪 醫師公衛 精神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