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精華區

洪子仁/使用者付費 健保才能永續

健保資料庫的開放應審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資料庫的開放應審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據報載,近來一位在台就學的美國朋友,半夜因腹痛嘔吐至急診就醫,三小時內歷經靜脈輸液、驗血、醫師給予止吐藥及腹部超音波排除膽結石等醫療處置,卻只花費約台幣2000元,此人大讚台灣健保便宜又便利。在此同時,勞動部公告住院醫師今年9月起納入勞基法、主治醫師勞動條件納入醫療法。

以上兩則看似獨立事件,卻點出台灣健保制度正面臨24年來最大挑戰,若無法進一步變革,「健保永續」可能終將成為一個神話。

台灣醫療費用 香港三分之一

從美國朋友在台急診就醫,可看出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在醫療技術及就醫效率上,費用顯然偏低。以國際醫療收費而言,多數醫院向國際病人收取健保給付醫療費用2倍,但即使如此,仍低於國際標準價格,僅是香港醫療費用的三分之一。

台灣僅用不到7%的GDP來照顧2300萬位國民健康,且平均餘命達80.4歲,一點都不輸歐美等先進國家,乍看之下是台灣驕傲,但從另一方面,須嚴正指出,這是血汗醫護人員工時及壓縮醫院經營空間換得的表面成績。

醫師納勞基法 醫院成本增加

9月起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這無疑是進步的立法方向,以法令來確保避免醫師過勞,保障民眾就醫安全。但政策一聲令下,背後是全台醫療院所經營成本的增加。因政策變動帶來醫院成本增加,這幾年可說從未中斷,從民國105年的每周40工時,到隔年一例一休,再到今年醫師勞動權益入法,都不斷加重醫院經營成本。

以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為例,全國各醫院需幫4680位住院醫師提撥6%勞退基金,一年粗估至少增加4億元,加計前幾年的一例一休與每周40工時政策,醫院需不斷增加醫護人力或提高加班費用才得以因應,初步估計這幾年因醫療勞動政策變動對全國醫療院所的影響,超過300億元以上。

經營成本不斷提升,去年實施分級診療制度,目的是為減少大醫院門診量。依目前成效觀察,確實達到門診減量效果,但因人口老化及平均餘命增加,帶動醫療需求的大環境不變,使健保點值不斷下探。

去年第4季,台北地區的健保點值實際上已經不到0.9(服務被打9折,應為1元實際只拿0.9元),收入減少而成本增加,雙重壓力讓醫療機構經營面臨空前挑戰。

制度再不改革 經營雪上加霜

上述情況若無法從現有健保制度變革,勢必讓醫院經營雪上加霜,最大受害者還是全國民眾。當務之急應建立民眾就醫除急難重患者外的「使用者付費」觀念,回歸健保制度是社會保險而非福利。

在制度設計上,急難重患者已免除其健保部分負擔,增加或調整部分負擔不影響急重患者,但其餘民眾就醫應提高其部分負擔項目或增加金額,以抑制醫療過度或不當使用,建立使用者付費觀念。具體建議包含應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針對高價檢查如CT、MRI、PET等及檢驗也應收取部分負擔,才能有效從需求端控制健保點數。

救健保 全民都有責任

健保永續有賴民眾、醫療機構及健保署共同努力,目前一連串的政策及財務控制措施多針對醫療提供者,長久忽略民眾應對健保永續負擔較大的責任,「自己的健保自己救」,期待全民建立健保醫療使用者付費觀念,健保署從善如流,立即調整或調高部分負擔項目,讓台灣健保永續發展,成為台灣的驕傲。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血汗醫護 過勞 人口老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