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張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在「代謝症候群」蔚為顯學的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童的肥胖問題。與上一代偏愛白白嫩嫩的娃娃不同,因此,在健兒門診就時常上演,兩代之間爭論嬰幼兒是否太胖/瘦的狀況。
相較於日本,台灣孩子身形較壯碩的比例,似乎比較高。在日本遇到的家長或長輩,也極少遇到擔心孩子長得不夠高,或是不夠重的煩惱,尤其是女孩,更是如此。我想,也許是因為日本社會對女性的身形喜好是偏向嬌小所致。
一歲前決定肥胖細胞?
「小時候胖不是胖」,這句話往往是喜愛白胖嬰孩的長輩,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但實際上,有沒有醫學的實證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呢?
40年前,曾經有英國學者(Brook)在1972年提出「一歲前會決定肥胖細胞的數量,所以要從一開始就防範肥胖。」這個說法深深影響大部份的人,即使後來很多科學家繼續研究發現,不論周歲前肥胖與否,肥胖細胞都會增加。
另外,對於嬰幼兒肥胖的定義,也諸多爭議。目前學界普遍的共識,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列入肥胖定義的年齡範圍。過去這方面的研究大多以歐美為主,而人種的不同也會影響統計的結果。
日引進奶粉後,體重增加
日本也有學者研究發現,當日本開始引進歐美品牌的奶粉之後,日本嬰兒的平均體重有顯著增加。因此推論歐美的肥胖人口比例較亞洲多,有可能與他們攝取的飲食內容有關。另一方面,即使是同樣的飲食內容,不同的種族(基因)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當面對嬰幼兒孩童的肥胖與營養問題,還是需要考量生活環境(飲食內容)與人種的因素。
以目前日本兒童內分泌學會的建議,一歲以前的嬰幼兒不列入定義肥胖的範圍。換言之,一歲以下的嬰幼兒食量沒有特別的限制,想吃就讓他們吃到飽,吃飽了自然就會停止進食。若是家長擔心小孩攝取的熱量太高,就積極的和他們玩來增加熱量的消耗。
但是一歲以後,總熱量的攝取就需要開始注意。幾個大原則供大家參考:不偏食、避開動物性脂肪與含糖飲料、一定要吃早餐、不要養成吃宵夜的習慣、調味清淡以食物原味為主。
在日本兒童內分泌學會的網站上,有肥胖度(肥滿度)判定曲線可以查詢(註),它是以身高和體重計算得出的曲線圖。原則上肥胖度是一種連續漸進的概念,正常-體重過重-微胖-肥胖-極度肥胖這樣慢慢累進上去。而幼兒肥胖往往導致學童肥胖,學童肥胖往往與成人肥胖正相關。
不吃早餐容易胖
除了飲食習慣之外,生活習慣對兒童肥胖也有顯著的影響。
北海道大學在1998 年的研究提出「生活習慣是肥胖與否的關鍵」。統計的結果發現,晚睡晚起、不吃早餐、不喜歡運動的比例在肥胖組顯著的較對照組高。
詳細分析原因,晚睡晚起通常是因為配合大人的作息,晚睡導致吃宵夜的比例增加,晚起導致不吃早餐的比例也增加。
而不喜歡運動與肥胖互為因果,因為體重過重,往往在遊戲或是體育競賽當中難以獲得好的成績,孩童因此缺乏成就感或是因為失敗而感到羞愧,進一步就排斥相關的活動。由此可見,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關聯息息相關。
NHK(2013)一項有趣的報導也証實了這個理論,當福島核災發生以後,為了避免孩童接受過多的輻射線暴露,有一段時間禁止孩童在室外遊玩,調查發現福島地區的孩童肥胖比例相較於日本全國,很明顯的增加。
從小培養運動習慣
「小時候胖不是胖」這句話,依照各種實驗統計數據的結果綜合來看,的確適用於一歲以下的嬰幼兒。但是當開始進入離乳時期,以副食品為主食的階段,就必須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總熱量的攝取。除了正確的飲食習慣之外,運動習慣對於體重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自己的孩子這樣帶:
1在滿一歲以後就養成晚上九點固定就寢的習慣,最晚不超過十點。
2一方面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一方面杜絕孩子吃宵夜的機會。
3每天早上一定要吃早餐,三餐的內容盡可能講求均衡攝取。
台北孩子熱量高運動少
比較我自己小學的營養午餐菜單,與台北市國小營養午餐的菜單。我發現,台北市的總熱量稍微高於日本,且紅肉(豬、牛)比例也高,日本則幾乎以魚類為主。另外,調味與烹調的方式,台灣偏好炸或是炒,日本則是燉煮或是清燙居多。日本的學童放學後玩耍的戶外空間,也比台北市的孩子們來得多。這些可能都是讓台北市的孩子肥胖比例,高於日本的因素。
雖然我自己的孩子最大的才讀幼稚園,但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我特別強調希望有廣大的戶外玩耍空間甚於教學課程。孩子們肉肉的固然可愛,但過胖就難免淪於「ジャイアン」(技安)或「ジャイ子」(技安妹)的窘境了!
註. 日本兒童內分泌學會網站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