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江東亮

江東亮/投票,也關係你我健康?

【聯合報╱江東亮】

最近,經濟日報公布2013年縣市主觀幸福感排行榜。有趣的是,名列前茅的縣市包括金門、連江、澎湖、花蓮和台東等都是離島偏鄉,而不是台北、台中或高雄等大都會。

我花了一些時間,簡單分析公布資料後,發現:主觀幸福感高的縣市,也是對政府作為滿意度高的縣市。

健康狀況滿意度,是整體幸福感的11個指標之一;其他指標包括:休閒睡眠、教育成就、社會連繫、政府作為、環境品質、人身安全、工作狀況、家庭經濟、居住條件,及生活現況。但令人訝異的是:健康狀況滿意度,是唯一與政府作為滿意度沒有顯著相關的指標。

愈滿意政府作為 平均壽命愈短

這個驚訝讓我想起,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Amartya Sen觀察到的矛盾:印度的死亡率遠高於美國,但是印度人自述健康狀況不好的比率卻比美國人低。

於是,改以平均壽命取代健康狀況滿意度,結果竟然發現:對政府作為滿意度愈高的縣市,也可能是平均壽命愈短的縣市。

隨後,我又再分析2012年縣市幸福感排行榜。由於該年度同時有主觀幸福感及客觀幸福力指標資料,所以我的發現更多:

第一,仍然是政府作為滿意度高的縣市,整體主觀幸福感較高。

第二,整體主觀幸福感與整體客觀幸福力之間的相關性不高。

第三,相同領域的客觀指標與主觀指標之間也不一定有顯著相關,例如:平均壽命與健康狀況滿意度之間,即無顯著相關。

第四,對政府作為滿意度愈高,縣市平均壽命可能愈短,而且達統計顯著水準。

台灣是一個民主政治的國家,特別是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做不好,換人做」的思想,早已深植人心,而執政黨也相對重視施政滿意度的評價,所以以政府作為滿意度為幸福感指標之一,可說符合本土特色。但是,為什麼對政府作為滿意度高的縣市,反而平均壽命變短呢?

可能原因之一,是公民參與才是推動民主政治,提高治理品質的動力,而政府作為滿意度並不等於公民參與程度。

例如,投票率是重要的公民參與指標。當進一步分析2012年總統大選選情資料後,我看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對政府作為滿意度愈高的縣市,投票率愈低,而投票率愈低的縣市,平均壽命愈短。

從公衛看健康 也能是政治議題

就公共衛生的觀點而言,上述發現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第一,我們要明白:健康不只是個人的問題,也可能是政治的議題。事實上,早在165年前德國醫師Rudolf Virchow(1821-1902)就已經領悟到這一點。

這位細胞病理學之父,在1848年考察上西利亞西斑疹傷寒疫情後指出:疾病流行就是社會出問題的警告。如果社會上有許多人一起生病,就要想到這個社會是不是也生了病;而解決社會的生病現象,則必須從上游著手,進行社會改革。既然得到這樣的結論,Virchow後來除在柏林大學任教外,亦積極參選柏林市議員,終身為公共衛生奮鬥,直到去世為止。

推動社會改革 消除健康不平等

第二,公民參與是社會改革的動力。近年來從SARS事件,到塑化劑、毒奶粉和毒澱粉,甚至役男枉死案,都不僅是個人的健康問題而已。雖然我們不期待每一個人都像Virchow一樣直接從政,但是隨著公共衛生問題與日俱增,卻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關心公共衛生議題,並且利用各種機會和行動表達他或她的關心,包括參加遊行或集會活動,以及選舉時不要忘記去投票,讓政府看到人民的力量,不斷推動社會改革,以消除健康不平等的現象。

(本文作者江東亮,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澱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