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鎮靜安眠藥導致失智症? 且慢下定論
【聯合報╱陳豐偉】
我在睡前常會喝一罐超商販賣的愛爾蘭黑啤酒,或20cc酒精濃度高的燒酌或威士忌。我可以為自己處方安眠藥,不過喝酒會有欣快感。從超商櫃位與媒體廣告來看,每天喝這點酒量的人應該不少。
身為精神科醫師,我常想,直接吞一顆鎮靜劑還比較快,又省錢。長期喝酒對肝臟或其他身體器官會有負面影響,酒精的成癮性往往比鎮靜劑還強烈——還好我酒量差,一點點威士忌就能讓我安睡。但最近一些鎮靜安眠藥與失智症相關性的研究出爐,似乎喝酒才是聰明抉擇。
不過,讀者不會細查的是,這些研究證實的只是失智症與服用安眠藥有「相關性」。迄今最嚴謹的研究來自加拿大的健保資料庫,以大於66歲的失智症病人為控制組,追溯疾病診斷之前的第六到第十年間的用藥史。
統計資料顯示,這段觀察期有無使用鎮靜安眠藥,與失智症確實有「相關」,但這仍然不是「因果關係」。人類大腦在四十幾歲後認知功能就開始退化,失智症病人在確定診斷前許多年,就可能有些前驅症狀,而壓力、焦慮、憂鬱或失眠本身可能就跟失智症相關。病人可能是因為其他與失智症相關的問題才服用鎮靜安眠藥,但最後還是無法避免症狀爆發。
如果社會大眾開始恐懼鎮靜安眠藥,就得看看,用來取代改善睡眠的方案是什麼。喝酒?偏方?草藥?我們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更有安全性,因為健保資料庫裡根本找不到數據。如果能用其他更健康的方法如有氧運動、瑜伽、紓壓來改善睡眠,自然是上上策,但如果有能力、有時間善用這些健康法則的人,應該從一開始就不會選擇用藥吧。
比起失智症的恐懼,我更擔心的是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的依賴性。服用較高劑量的鎮靜安眠劑,有時會造成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變差,偶爾還會夢遊。多數醫師會苦口婆心請病人克制用量,但許多病人還是喜歡快速入睡、深沉睡眠的感覺,不願意忍受、或因為工作壓力無法忍受減少藥量時的難過。
治療失眠有沒有其他科學方法?許多研究都認為,對於中輕度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效果不比藥物差。只是,心理治療需要時間與人力資源,台灣人缺乏心理治療風氣,現實上現在也缺乏全面實施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力。經費拮据的台灣健保,恐怕也無法負荷——加拿大健保的心理治療費用大約占所有醫師診察診療費的5%。經濟能力較好的中產階級,或許可先嘗試不用藥的自費心理治療吧。

陳豐偉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豐偉/抗憂鬱藥物的貢獻
陳豐偉/神經多樣性的悲與喜
陳豐偉/新手爸爸的壓力
陳豐偉/表觀遺傳大革命
陳豐偉/普拿疼也有抗憂鬱作用?
陳豐偉/讓人感到無力的PM2.5空氣汙染
陳豐偉/肥胖跟許多癌症高度相關
陳豐偉/想活久一點的期待
陳豐偉/對抗安眠藥的大作戰
陳豐偉/吃藥越多活越久——「搖搖哥」留下的難題
陳豐偉/有一種憂鬱症不容易好
陳豐偉/抗精神病藥物的哀愁
陳豐偉/巴拉刈的恩怨情仇
陳豐偉/小孩生病,你也跟著生病
陳豐偉/改善伴侶互動 從好好吃一餐開始
陳豐偉/網路、愛、成癮
陳豐偉/成為人類的第一步
陳豐偉/被莫名症狀左右的人生
陳豐偉/對食物成癮的人
陳豐偉/動不動就暴怒 你有「間歇暴躁症」?
陳豐偉/腸躁症 該先看精神科嗎?
陳豐偉/吃了這顆藥 反推你是什麼病
陳豐偉/工作複雜度高 老來腦袋較好
陳豐偉/沉迷網路的媽媽們
陳豐偉/一顆憂鬱症藥物 改變大腦
陳豐偉/常被忽視的精神病患家屬負擔
陳豐偉/停經婦女與憂鬱症
陳豐偉/忘不了的舊情人
陳豐偉/你陷入「關係惰性」嗎?
陳豐偉/對愛成癮的男、女人
猜你喜歡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許金川/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嚴震生/巴納德第一步,被振興醫院發揚光大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許金川/好心不一定好肝 一定要超一下
打掃做家事其實很幸福?醫:別懷疑,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林思偕/查房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施昇輝/電影系的奇幻旅程:我不是白髮翁,我是少年郎
許金川/喝酒傷肝 別等肚子大了吐血才後悔!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許金川/全民超起來 人人好心肝
黃達夫/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 跟萊牛萊豬無關
黃美涓╱不能出國度假 沒有年貨大街 今年的新年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