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
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陳豐偉
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元氣周報/陳豐偉】
有一次在診間對一位高中學生說:「你的症狀很像強迫症,可能要長期服藥。」他父親不高興地說:「你幹嘛說這些?」我委婉地說:「現在上網路都查得到這些資料」,這病人沒再回診。早發型的強迫症預後較差,但父母對於小孩可能得到強迫症的事實,往往會抗拒、不願意接受,甚至指責小孩為什麼沒辦法用意志力控制。
強迫症是纏人、可治療但不易擺脫的精神疾病,但經常隱藏著不被發現。有些病人原本長期治療憂鬱症與失眠,在會談時不經意聊到自己每天會重複開關瓦斯、反覆清潔打掃、或洗澡洗一小時,才發現同時罹患強迫症。
開店的病人在做早餐時會重複多餘的動作,但因為太太在旁邊幫忙,所以還可以讓店面正常營業。有些人會強制性地在腦海出現車門、房門沒有關好的念頭,不檢查就會引發嚴重焦慮,照著做又浪費時間,但同事、朋友看不出異狀,只有家人察覺不對勁。
治療強迫症最棘手的是:同樣服用跟憂鬱症一樣的SSRI(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類藥物,所需劑量是憂鬱症的兩、三倍。藥量一高,病人就容易感到不舒服。有些病人服藥後反應良好,但也有少數病人出現如射精延遲、排尿困難的副作用,就得不斷改藥、增加輔助性藥物,很難盡如人意。
一些研究在強迫症病人大腦發現尾核、前額腦區底部異常,認為強迫症不只是「心理因素」影響,基因、體質、自體免疫反應都可能是病因,不能光靠意志力控制。
但治療強迫症最讓病人厭煩的是:強迫症對藥物反應慢,有時要等一個月以上才有明顯藥效,至少要服藥一兩年才能嘗試停藥,停藥後很容易復發,若一再復發就得有終身服藥的心理準備。
除服藥外,「暴露」(exposure)以及「反應抑制」(response prevention) 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有不遜於藥物的療效,但必須花費漫長的時間,也得先能找到願意提供服務的心理師。
有些強迫症病人並不會出現「動作」,而是反覆出現令人難受如與性、宗教、暴力、自殺有關的強迫意念。有些病人的強迫意念並非強迫症—如反覆出現先生與外遇情人相擁的畫面,但痛苦程度相似,以強迫症的治療方式也可緩解。有些病人全心投入自己熱愛的興趣、或忙碌於工作時,就比較能忽略那些強迫念頭。
當你身邊出現疑似強迫症的親友時,請提醒他盡早就醫——許多病人很習慣壓抑自己,明明強迫意念已經激起強烈焦慮都不訴苦。有時一念之間,就可以大大改變愈來愈差的生活品質。
【2009/11/01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