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普拿疼也有抗憂鬱作用?
人類對自己的身體,不管是纖細的腦細胞、或每天努力攪動的小腸壁,瞭解其實都很有限。藥物是人類瞭解自己的途徑之一。常常是人們覺得某個藥物有效,仔細研究藥物的化學結構後,才辨認出附著在細胞上的某個接受器,可能帶有某個作用。
在常用藥物裡,最奧祕的莫過於電視廣告裡常出現的「普拿疼」。美國原廠藥名是「泰諾」(Tylenol),「普拿疼」是擅長行銷的台灣學名藥廠想出來的好名字,其他如「利克痛」、「伯樂止痛」、「派抑痛」等台灣同成分藥名就很少人記得。這是全世界銷售量最大的藥物,但直到現在,還是沒有人能確認,常被台灣人稱做「普拿疼」的「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它的解熱、鎮痛效果,最核心的作用機轉是什麼。
最近跟乙醯胺酚有關的熱門話題是:這成分也有點抗憂鬱的效果,可以降低服用者一些負面的感受,對被排斥、被拒絕、孤立、空虛的感覺,不會那麼敏銳。半開玩笑地說,要告白前先吃兩顆「普拿疼」,如果被發「好人卡」才不會太難過。
這方面的研究讓科學家推測,不管是心理或生理的疼痛,在哺乳類的腦神經系統裡,使用的都是同一條路徑,所以止痛藥可以緩解抑鬱,抗憂鬱藥物可以減少疼痛。這算是臨床研究的共識,乙醯胺酚研究讓我們又得到更多證據。
有研究證實乙醯胺酚在大腦的抗發炎作用,而腦神經系統的發炎反應或許也會惡化憂鬱症。對止痛藥的瞭解,讓我們對人類心智的作用、「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又往前踏出一小步。
但太常服藥,通常不會只有好處。乙醯胺酚的日常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距不遠,有些人一時衝動、服用太多乙醯胺酚,就會造成肝功能永久性的損害、甚至死亡。乙醯胺酚的抗憂鬱作用,同時也會鈍化大腦功能,影響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與判斷力。
乙醯胺酚會讓大腦偵測錯誤的能力降低、感覺喜樂的能力降低、對新事物、新資訊比較沒有感覺,雖然這可能會減少負面情緒,但也會降低我們適應環境變化的本能。這會造成一系列負面的骨牌效應,讓我們在需要快速反應的工作、交友、唸書等各項事務顯得遲滯。
如果短暫、少量服用,乙醯胺酚在止痛藥裡,副作用算是較輕微的。但如果太過頻繁使用,這顆藥的副作用常輕微得讓服藥的人沒有感覺,但卻又會在不知不覺中抑制正常的認知功能。或許,那天當我們解開乙醯胺酚作用機轉的謎題時,對人類的感情世界也會多一分真實的瞭解。

陳豐偉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豐偉/抗憂鬱藥物的貢獻
陳豐偉/神經多樣性的悲與喜
陳豐偉/新手爸爸的壓力
陳豐偉/表觀遺傳大革命
陳豐偉/讓人感到無力的PM2.5空氣汙染
陳豐偉/肥胖跟許多癌症高度相關
陳豐偉/想活久一點的期待
陳豐偉/對抗安眠藥的大作戰
陳豐偉/吃藥越多活越久——「搖搖哥」留下的難題
陳豐偉/有一種憂鬱症不容易好
陳豐偉/抗精神病藥物的哀愁
陳豐偉/巴拉刈的恩怨情仇
陳豐偉/小孩生病,你也跟著生病
陳豐偉/改善伴侶互動 從好好吃一餐開始
陳豐偉/網路、愛、成癮
陳豐偉/成為人類的第一步
陳豐偉/被莫名症狀左右的人生
陳豐偉/對食物成癮的人
陳豐偉/動不動就暴怒 你有「間歇暴躁症」?
陳豐偉/腸躁症 該先看精神科嗎?
陳豐偉/吃了這顆藥 反推你是什麼病
陳豐偉/工作複雜度高 老來腦袋較好
陳豐偉/沉迷網路的媽媽們
陳豐偉/鎮靜安眠藥導致失智症? 且慢下定論
陳豐偉/一顆憂鬱症藥物 改變大腦
陳豐偉/常被忽視的精神病患家屬負擔
陳豐偉/停經婦女與憂鬱症
陳豐偉/忘不了的舊情人
陳豐偉/你陷入「關係惰性」嗎?
陳豐偉/對愛成癮的男、女人
猜你喜歡
張金堅/乳癌好發年齡,台灣竟比歐美少10歲!年輕型乳癌惡性高易轉移,留意4特徵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