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最近台北市政府在捷運共構的房子推出社會住宅,引起原先高價買屋的居民抗議,擔心影響房屋的價值。
其實不管是住宅區的混合居住,乃至於住商混合的街區,甚至於整個城市的多元面貌,是最符合人性,最節約資源的生活空間。
全世界曾經流行過的美國式分區使用的城鎮規畫,比如辦公區裡沒私人住宅,住宅區裡沒商店,對於生活的方便與安全性,資源使用與能源耗損,都是不經濟的。
柯市長上任之後,除了忙於除弊建立SOP之外,還丟出許多新的措施,所謂百日維新,其中令我眼睛一亮的就是田園城市的規畫。
當然,對於原先所想的要盡量利用台北市區內的人行道或路中間的安全島種菜,立刻被媒體批評,專家學者也以安全及衛生、景觀為理由否決。但是除了人行道、安全島之外,都市裡的確還有許多我們忽略的空間可以用來種菜。不管在戶外或室內,屋頂或陽台,以及廢棄或閒置的空間或住宅,有太多太多可以利用的地方,種菜不只可以食用,植物可以改善空氣品質,過濾與聚集雨水,降溫減少城市的熱島效應,而且當整個城市觸眼都是綠色植物,可以使我們精神愉快、增添生活的幸福感。
其實柯市長想在公園、學校或市區空地種菜,並不是突如其來的異想天開,各國大都市在近年早有許多成功的範本。
2012年倫敦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沒有大興土木將空地變高樓,反而在城市裡空地處開闢農園,新增加了將近兩千個社區農田,並且鼓勵非營利組織承租較大面積的公園土地,改成農田供居民耕種。
除了由政府直接營造這些農田之外,也鼓勵一般民眾將自己閒置的土地讓有心想當農夫的人耕種,用「以物換地」的方式承租,並透過網路來協助媒合地主與民眾,這些年來也有好幾千英畝的閒置土地變成農田。
不管在非洲、倫敦、東京或台北,我們都共同面對這個時代的挑戰,我們必須以新的思維、新的做法,才有機會確保整個人類社會的永續,所以田園城市應該不只是夢想,而是邁向未來的新起點。
期待田園城市的營造,使人可以與自然和諧相處,讓城市不只是適合人住的地方,也能夠成為其他小動物的棲息地。
除此之外,我所想像的幸福城市一個人與人親切友善、文化多元、生活步調較慢的地方,因此這個城市要留下許多富含人情味的公共空間,比如:街角的小公園、騎樓、人行道與咖啡館,讓人可以隨時駐足、停留。
當然,這個城市也應該是個文化空間,能夠留下過去的歷史,讓我們的記憶得以延續。
最重要的,一個能夠讓人覺得美好的城市,一定要是活生生的、充滿生命力的,若能在人工的建築中保留一些植物與動物生存的空間,才是符合人性的空間啊!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