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疫後你最想去什麼地方
除了在家上網看影片,或看看以前拍的旅遊相片過過乾癮,大伙閒聊時也會互問:「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去國外什麼地方?」
對於我們這群原本就經常在台灣漫遊「蝸行」的朋友來說,大多數人選擇到日本爬山走國家公園。的確,這幾年我們每年都會到日本健行,起先是到他們的世界自然遺產(只有五處),後來就開始爬國家公園(等級類似我們的國家公園),每次都留下美好的經驗。
除了自然美景,日本的山屋品質都非常好,甚至若有機會住到山區附近的溫泉旅館,那更是超值的享受。像這些非都會區的旅宿,通常都是一泊二食,也就是提供晚餐跟早餐。白天健行難免流汗疲憊,傍晚入住,先泡個澡(偶爾有溫泉那就更棒了),再吃一頓精緻的晚餐。餐點雖然談不上豪華,但一定都是用在地食材用心準備,沒有過多的調味,可以吃出食物原味。餐後再去泡個澡,然後好友們分頭準備些小點心,泡茶的泡茶,品酒的品酒,閒話家常,抬抬槓擺擺龍門陣,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在台灣我們也經常爬山健行,雖然也很開心,但是相比總是少了點什麼。仔細一想,首先是時間長短,在台灣健行,通常是兩天,偶爾三天,第一天才脫離繁忙的工作,心情尚未調適,第二天或第三天就又要回都市,所以真正放鬆的時間並不長。
第二是住宿品質,日本的山屋或溫泉旅館,可說價廉物美,兩個人一泊二食,通常是台幣三千元左右,而且環境絕對是乾淨、讓人住得安心,餐點也用心。
記得年輕時,號稱月亮歌后的李佩菁曾唱過一首歌:「我願好友都能常常相聚首,對著明月山川相問候。」這個很多朋友的共同心願,就在一次次的山林步道健行中達成。白天走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對著明月山川相問候,晚上共住旅宿把手談心。
因此,如果問我疫情結束之後最想去國外的哪裡,第一選擇當然是日本的自然步道,若是要挑個明確的目標,我或許會想選日本的四國遍路。前些年到日本屋久島(世界自然遺產),之後就到台灣人比較少去的四國(這個地區算日本的偏鄉),行程中安排走了兩天遍路的頭跟尾。
遍路類似歐洲通往西班牙的朝聖者步道。遍路大致環繞著四島一國,全程一千兩百公里,也是條朝聖者古道,跟著弘海大師的修行之路,參拜八十八間寺廟。早些年日本人花四、五十天走這條步道,通常是為了家人消災祈福或祈求願望,但這些年多了來自全世界喜歡走路的健行者,就像歐洲的朝聖者步道一樣,吸引了懷抱不同目的的人,給自己一個沉澱心靈、重啟人生的機會。
長時間走在路上,能創造許多與自己對話的機會。遍路跟環台灣一圈所走的公里數與花的時間很類似,大約都是一千兩百公里與四十五天左右。聽說有朋友正在規畫研究,看看是否能找出一條屬於台灣的朝聖之旅,不管是媽祖廟、土地公,或者某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能將美好的步道串聯在一起,然後改善沿途的旅宿,讓我們能就近而行,結合身心靈的探索之路。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李偉文/越活越自在
李偉文/趕上風潮走路去
避開看似美好的退休陷阱 李偉文:每周給自己一個挑戰
李偉文/設計自己的第三人生
李偉文/尋找生命裡的寶藏
李偉文/大自然與天然殺手細胞
李偉文/蔬菜跟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李偉文/餓一下,更健康長壽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李偉文/給自己出點狀況
李偉文/共享幸福的傳家菜
李偉文/越老會越孤單?如何「刻意」練習與自己相處
李偉文/緊湊但不忙碌的生活
李偉文/閒在家裡,時間變長還是變短?
李偉文/告別的姿勢
李偉文/按下人生暫停鍵
李偉文/劃出結界 創造獨處的神聖空間
李偉文/不花錢的美好生活
李偉文/關於貓狗的隨想
李偉文/不亂傳健康養生訊息
李偉文/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
李偉文/成為那個自己喜歡的人
李偉文/尋找快樂的方法
李偉文/我的懶人養生法
韓國瑜舉例的「最快樂國家」不丹幸福力漸漸瓦解?
李偉文/因為愛,與家人和解
李偉文/可預防與不可預防
李偉文/信仰安頓我們的生命
李偉文/人人都是高年級實習生
李偉文/為生命乾杯
猜你喜歡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