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人人都是高年級實習生
其實,不只是私人的就業平台開始提供這項服務,各國政府也都積極媒合銀髮族重新進入職場,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原本規畫的退休金或政府能給的退休福利恐怕無法支撐這麼一大批早早退休的人口。
其實從好的方面來看,這個世代的高齡人口除了壽命長,其實身體也相對健康而有活力,的確可以活出第二種,甚至是第三種全然不同的人生,這多出來的職業生涯,除了賺錢養活自己或照顧家人,確實有機會將自己的興趣發展成事業,追求自己年輕時放棄的夢想,活出精彩又豐富的人生。
有人會擔心年紀大體力不好,記憶力又差,能做什麼事?其實這是誤解。當然,高年級生的體力比不上年輕人,但我們可以不挑要硬拚體力的工作,且記憶力雖不如以前靈光,但是我們的理解力與同理心可是比年輕人好得多,這是人工智慧時代,永遠不會被取代的能力。
就像「高年級實習生」這部電影裡,七十多歲的主角,必須跟年輕人學習如何用臉書,學習使用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但是沒有關係,不會,學就會了嘛,學一次忘記,那就再練習一次嘛,反正不急,高年級實習生不必搶著升官競爭,有的是時間,更重要的是。就像影片中描述的,高年級實習生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洞悉人情世故,所以可以協助那位年輕的新創公司老闆面對她一團糟的生活。
不過,如果要真的活出精采的第二人生,能趁早準備是最理想的,不管是二、三十歲還是四十歲,利用工作之餘的周末假日或年休假,學習幾種興趣或才藝,等累積一段時間,這些原本休閒的技能也磨練得夠專業時,等到五、六十歲,剛好可以無縫接軌。
其實這種「高年級實習生」真的會是各行各業的常態,包括有終生俸退休的公務人員。比如不久前我曾經應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之邀,到中興學術文化講座作專題演講,他們給我的講題是「看見希望.重新組合未來人生」。
國家的文官訓練體系,要所屬公務人員開始思考開創多元人生的可能性,是很有趣的事情,也可從中觀察出一個全新的未來趨勢──即便安穩如鐵飯碗的公務人員,也不能只是期待只有一個專長,只做同一種業務,然後就過完這一生。
即便我們不愁吃穿,第一生涯累積的金錢夠我們享受,還是要有第二人生的準備。就像「高年級實習生」的主角,公司副總經理退休,生活無虞,原本整天旅行吃喝,參加活動,但是到後來內心還是有個黑洞,促使他重新找工作上班。
我猜他內心的黑洞來自於沒有較密切且持續的人際關係,也來自於被人需要,對社會付出的渴望吧!他在影片中說:「音樂家不會退休,直到心中沒有音樂才會停止。我心中還有音樂,這點無庸置疑。」
是的,不只音樂家不會退休,人人都不該真的退休,除非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們只是不斷地轉換舞台,讓自己持續地在這個世界發光發熱。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李偉文/給自己出點狀況
李偉文/共享幸福的傳家菜
李偉文/越老會越孤單?如何「刻意」練習與自己相處
李偉文/緊湊但不忙碌的生活
李偉文/閒在家裡,時間變長還是變短?
李偉文/告別的姿勢
李偉文/按下人生暫停鍵
李偉文/劃出結界 創造獨處的神聖空間
李偉文/不花錢的美好生活
李偉文/關於貓狗的隨想
李偉文/不亂傳健康養生訊息
李偉文/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
李偉文/成為那個自己喜歡的人
李偉文/尋找快樂的方法
李偉文/我的懶人養生法
韓國瑜舉例的「最快樂國家」不丹幸福力漸漸瓦解?
李偉文/因為愛,與家人和解
李偉文/可預防與不可預防
李偉文/信仰安頓我們的生命
李偉文/為生命乾杯
李偉文/退而不休的自在人生
李偉文/人人都該寫回憶錄
李偉文/付出,是療癒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李偉文/從進中有休 到退而修習
李偉文/醫病關係與尋找醫療第二意見
李偉文/一事能狂便少年
李偉文/原來核心肌群那麼重要
李偉文/誰能拒絕又香又好吃的鹽酥雞?
李偉文/原來大家都是小飛俠
猜你喜歡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許金川/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嚴震生/巴納德第一步,被振興醫院發揚光大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許金川/好心不一定好肝 一定要超一下
打掃做家事其實很幸福?醫:別懷疑,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林思偕/查房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施昇輝/電影系的奇幻旅程:我不是白髮翁,我是少年郎
許金川/喝酒傷肝 別等肚子大了吐血才後悔!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許金川/全民超起來 人人好心肝
黃達夫/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 跟萊牛萊豬無關
黃美涓╱不能出國度假 沒有年貨大街 今年的新年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