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元氣周報/李偉文(牙科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當我在門診碰到比較熟識的患者,會隨意聊幾句,甚至開開玩笑。有時候患者因為疼痛不舒服而訴苦時,我通常會安慰他們:「過幾天就不痛了,而且請放心,我們人啊!對於痛苦的記憶是很容易忘的,幸好如此,不然人們就根本活不下去了。」
的確如此,不只是個人,對於臺灣整個社會更是明顯,往往今天舉國喧騰的政治或社會議題,不出五天十天,人們早已忘得一乾二淨,這是一個得了失憶症的社會。
記得當時SARS疫情在台灣不斷擴散蔓延,也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有人稱SARS為世紀病毒。
其實我們稍稍回顧一下歷史,甚至只要拉大視野看看全世界,就會訝然的發現,病毒從來沒有遠離我們,未來也勢必永遠與我們同在。
多數人大概不知道在21世紀的今天,麻疹一年的死亡病例是數十萬人。愛滋病我們常聽到,也不覺得特別可怕,但是你知道愛滋病的擴散在1980年是十萬人,1990年一千萬人,2000年四千萬人(最保守估計),而且愛滋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潛伏期從數星期到十來年)。
當一個人、兩個人死亡,在新聞報導或文學的描述下,是令人哀慟的;但是當死亡變成十萬、百萬時,就成了統計數字,人們無動於衷。在13、14世紀,歐洲有好幾次鼠疫(又稱為黑死病)的大流行,往往一次流行下來,全歐洲的人口就死了三分之一以上。義大利詩人當年就留下這樣的感慨:「後人一定會把現在的證言與記錄當做是寓言故事。因為他們絕對無法想像城鎮廢棄,堆積如山的死亡與瘋狂。如果連我們親身經歷的人回想起來都難以置信,那麼那些未曾體驗過的人又為什麼會相信呢?」
遠的不說,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佔領臺灣,臺灣有數不清的愛國反抗事件,日本人的寶貴生命戰死的總數不到五百人,可是死於瘧疾的人卻有兩萬人。
當時臺灣人民的死亡人數沒有統計,但是單單二次大戰前,臺灣瘧疾的流行率是10%,但是戰爭末期卻達到了70%。
我們曾經以為科技進步,環境衛生改善,終於可以戰勝傳染病了。在1960年代,許多抗生素、疫苗相繼發明之後,先進國家充滿了天真樂觀的氣氛;1969年,美國主管醫藥衛生的最高首長,史都華博士這麼公開宣布:「傳染病已到了盡頭,流行病學的教科書可以收起來了!」當這些科學家沉醉在無菌時代的幻夢中時,許多新疾病已悄悄出現,甚至舊疾病也反撲回來了!
我們正活在傳染病的新時代裡。
我們有必要警覺,但卻也無需絕望。
人類之所以與萬物有別,正是因為人類尊重生命,並且勇於面對現實,歡迎進入病毒的世紀。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2009/05/17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