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李偉文

李偉文/退休後 輕重平衡的生活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很多朋友退休後很開心地過著上班時一直很嚮往的遊山玩山的生活。但是這麼輕鬆自在的日子頭半年、一年真的是很享受,但是時間再久一點,難免就覺得虛浮沒有重心。

但是他們也很擔心一旦參加公益團體當志工,大家會不會認為他們退休了,時間很多,就把許多事情推給他們,結果搞得比上班還累,心理負擔更大。

這樣的顧慮與心情我是能夠體會的,因為我在五十歲生日時,曾經許下一個心願,盼望從組織人蛻變成自由人,不再將自己的心力耗費在溝通協調處理人的問題與諸多行政事務,雖然這些事也很重要,但是做了二、三十年也可以交棒給其他人,希望將多出來的時間分配來重拾自己,實實在在自己動手做點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因為過去的努力與付出,我們也累積了不少經驗與人脈,真的完全做個閒雲野鶴,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社會而言,都是太可惜的資源浪費了。如何在忙與不忙,輕鬆與負擔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我在五十歲之後,跟一群年齡相近的朋友,以徒步的方式旅行台灣,我們自稱為「蝸行」。

大家一步一步地走,流著汗,用心去感受台灣的面貌,看見台灣真正的美麗,然後用自己覺得舒適自在的方法去努力,設法保留住這片美好。

與好朋友一起在台灣美好的鄉間行走,是身體與精神的雙重享受。流汗走路原本就是健康之道,再加上能跟好朋友、老朋友對著明月山川相問候,晚上住在民宿泡茶喝酒聊天又是精神一大饗宴。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只是自己玩自己開心而已,我們也「順便」做點有意義的事。通常每一次行程,會有一、二位朋友負責規畫與聯繫,通常我們會找一個在地的公益團體,說要捐款給他們(通常我們每個人每走一公里至少捐出二十塊,一次行程走下來,大概會湊出幾萬元),然後讓他們能跟我們簡報一下所做的事情。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只是看到這些鄉鎮社區外在的表象,而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在地的人文風貌以及所遭遇的困境。因為通常在地的公益團體規模都比較小,資源也比較少,我們所捐的一點點款項,對他們而言或許是場及時雨。而且當一個人或一個小團體默默做的事,能被看見,往往也是種安慰,一種精神上的鼓舞,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些五十來歲的老朋友,都多少有點社會歷練或社團經驗,在彼此交流中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

而且當初負責聯絡的那一、二位朋友,也會持續關注著他們,當以後他們需要外來的協助時,我們也可以提供我們的人脈與資源。換句話說,當我們一個鄉鎮一個鄉鎮蝸行時,除了有深耕在地的團體當地陪,做更深入的探訪之外,我們也樂於扮演一個外部顧問的角色,依我們自己適合的時間與精力來協助。

自己旅行遊山玩水很好,但是太輕,應該要加點關懷的實際行動,增添點意義;退休全力投入當全職志工很好,但似乎有點重。透過旅行也貢獻自己經驗與力量,享樂中又滿足生命中意義的追求。

這是我在五十歲之後所進行的生活方式,也在周邊朋友群中推動,這真的是輕又不會太輕,重又不會太重的生命況味。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退休 李偉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