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誰決定我們的健保用藥?
健保主角 病友心聲誰知
健保被視為「台灣之光」,是所有參與者的付出心血、共同努力,但目前卻遇到一些困境,是亟需解決的。
健保法第一條,開宗明義載明健保是為增進全體國民健康,提供醫療服務。需要醫療服務的是病友,也正是健保的「主角」,但目前健保對於病友權益的重視度不足,正是目前健保遇到的困境。
精準醫療 應與病友討論
近年來新藥新科技發展快速,健保重視新藥發展,越來越多種療法能提供病患選擇,這是病友樂見的發展。且精準醫療時代來臨,透過傳統常規檢查再加上生物醫學檢測,並以人體基因資料庫進行比對及分析,從中找出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法與藥品,使醫療資源能作最有效之運用。
眾所皆知,健保資源有限,如何達到精準醫療將是關鍵,以目前最新的癌症免疫療法為例,目前有各項給付方案都在討論中,有提出三個月免費使用、也有提出應先經過生物標誌檢測等方案。
除了專家意見外,應讓病友對各項方案進行通盤了解及討論,畢竟病友才是健保的「主角」,病友的選擇也應是健保參考的重要依據。
新藥預算 餘額留給隔年
每年一度健保總額協商即將展開,關乎病友權益的新藥預算將會是討論重點。但更重要的是預算執行問題,每年新藥預算未執行完畢,剩餘預算都滾入總額,此舉無疑是侵害病友權益。
新藥費用昂貴,病友團體努力爭取到的新藥預算應妥善執行,當年度未執行完之新藥預算則應保留至隔年度新藥預算,才能真正幫助到病友。
健保會 應常設病友代表
其次是應保障病友發聲管道,目前健保會因為病友團體的抽籤「運氣」」較好,仍有兩位代表在健保會中,但此屆任期已將屆滿,下屆能否持續有好運氣,繼續擔任健保會委員則猶未可知。
健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照顧病友,台灣病友聯盟呼籲應於全民健康保險會設置病友常設代表至少二名,才能真正保障病友的發聲機會。
台灣的健保得來不易,雖有越來越多新藥進入健保,但非每項新藥或新療法都適合每個病友,幫助醫師病人及家屬擬定正確的治療計畫將是健保的重要課題。也惟有健保重視病友意見,提升病友權益,才能達成台灣健保、政府、病人全贏的目標。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楊志良/宏觀改革三支箭 從根本解決救健保
楊志良/只醫病沒預防 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楊志良/免疫療法給付之爭 別只看療效
楊志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點名四大寇
楊志良/吃人一口 至少還人半口
楊志良/「第三家庭」 攜手共老新解答
楊志良/重大傷病 應與部分負擔脫鉤
楊志良/衛福部版「重消指引」 罔顧病患權益
楊志良/我們都是病友
楊志良/造福照服 人人都加入時間銀行
楊志良/癌症新藥給付 讓癌友說話
楊志良/分級轉診 醫療提供者也應改革
楊志良/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
楊志良/老病照護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楊志良/當天價醫療遇上健保上限
楊志良/借鑒健保 發展長照保險
楊志良/以稅收辦長照 沒錢就沒轍
楊志良/健保不能只護股市,不照顧弱勢
楊志良/藥價一砍再砍 藥竟比一顆糖便宜
楊志良/醫療糾紛救濟 應比照藥害及疫苗接種傷害
楊志良/公開藥政會議 有助健保改革
楊志良/健保的推手 謝謝前輩努力付出
楊志良/監督健保 病友們站出來!
楊志良/人口老化逼近 健保急迫挑戰
楊志良/如何拆除食安危機的引信
楊志良/看病…別指揮醫師 別要求特權
楊志良/健保虧損≠健保績效不佳
楊志良/五大皆空 錯誤診斷下錯藥
楊志良/臨床、醫管與衛政間的對立與衝突
楊志良/健保費及學費都不該漲?
猜你喜歡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謝向堯/混亂的呢喃,可能是心裡的牽掛…居家安寧訪視 察看患者也撫慰照顧者
黃達夫/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許金川/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許金川/好心不一定好肝 一定要超一下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嚴震生/巴納德第一步,被振興醫院發揚光大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許金川/喝酒傷肝 別等肚子大了吐血才後悔!
林思偕/查房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