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一口呼吸,找回最單純的歡喜
你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要扮演許多角色,隨時用不同角色身分跟別人互動。每一個角色,都有需要滿足的期待和框架。我常說,也只有人類才有這樣聰明的本事,可以透過學習、記憶和思考,學會多種角色的互動方式。
這麼聰明的我們,隨時沉浸在各種角色和社會的互動,不知不覺,這一切也就好像成了「我們」。我們在角色之間切換,而且還要求沒有縫隙的轉換,角色和角色之間幾乎沒有可以喘口氣的空間。即使有了一點空檔,也把自己繼續交給了腦海裡的念頭,去模擬接下來的角色、反省前一個角色的表現,幾乎沒有一刻可以安寧。
在角色和頭腦全面的覆蓋之下,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要如何讓念頭安靜下來?讓身心找回平安?
我常提醒在人間活得認真的朋友,只要透過醒覺的呼吸,清清醒醒的一口呼吸,隨時可以停止頭腦慣性的思考和煩惱、跳出人間角色的框架。這些認真的朋友當然會問「要進行哪一種呼吸呢?」
呼吸的方法,我介紹過許多種。其實,每一種,只要專注去練習,都可以幫助我們把念頭挪開,把角色放下,成為醒覺的呼吸。
舉例來說,過去,我在《真原醫》提過俄羅斯的專家研究出最適合人體的理想呼吸方式:呼吸時,吸氣保持正常,而讓吐氣盡量拉長。吐氣拉長,讓肺部和呼吸道維持微微的正壓,自然帶動身體內呼吸的韻律和動力。這種呼吸,我也稱它「鯨豚式呼吸」,是海裡美麗的海豚和鯨魚都採用的呼吸,蘊含著龐大的動力。也有人稱為「內在式呼吸」(Inner Breathing)。
這種內在呼吸的動力,其實也就是各種古老文化所強調「氣」的科學(science of prana or chi)。古人而言,氣是統整身心、調節一切身心作用的生命要素。過去我著重在這種呼吸方式為健康帶來的好處,甚至還開發一個設備來幫助需要強化內在呼吸動力的朋友。然而,它和所有的呼吸練習一樣,與意識結合,可以帶領我們進入更深層面。
我也時常提到,呼吸同時是一個可以被意識控制,也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己進行的生理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呼吸練習能帶來那麼大的作用。我們刻意將呼吸速度放慢並將吐氣拉長時,可以很快地進入「內在式呼吸」,只要熟練了,這樣的步調也逐漸滲透到生活每一個角落。就連沒有刻意練習,我們也能自然採用這樣的呼吸。長期下來,我們自然變得穩重,感覺更腳踏實地,情緒起伏也安定下來。
一開始,我們身心還沒有和這種醒覺的呼吸全面同步,也許一停止練習,很快又被人間難題、腦海念頭、數不清的煩惱帶著走。但是,不要擔心,沒有什麼困難可以真正把我們從本來就有的呼吸帶走。面對任何難關,想不開的困境,我們也只是一再地回到一口又一口清醒的呼吸。吸氣,長長的吐氣。再吸氣,再長長的吐氣。一次又一次,逐漸從腦海緊張的世界放鬆下來。好像肩頸也鬆開來,我們從念頭的境界,回到這裡現在,回到心。
無論何時,任何狀況,隨時隨地回到呼吸,寧靜的時間逐漸拉長。甚至,在這種寧靜狀態下,時間對我們也好像不重要了。我們的身心活了起來,時時浮出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喜樂,就好像每個細胞都得到了祝福。
這種最單純的歡喜,從每個細胞甜出來。我們自然而然,得到力量和勇氣,面對生命的考驗。而我們從內心深處知道,一切的難題,早晚都會過去。

楊定一
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著有《真原醫》、《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與《全部的你》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楊定一/在人生的轉捩點 每一個瞬間都是回到自己的窗口
楊定一/學會反問自己,帶來個人的轉捩點
楊定一/動盪時刻,真正理性的選擇
楊定一/透過禱告,接受生命的禮物
楊定一/感恩和分享 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楊定一/感恩身體的功課: 讓身心徹底整合的運動
楊定一/讓習氣歸零,找回生命最溫柔的力量
楊定一/正向的心,帶我們走向全面的豐盛
楊定一/簡化人生 隨時活出內心的豐盛
楊定一/透過失眠 學會接受事實、隨時感恩
楊定一/這一生,從「心」出發
楊定一/與自然接軌,身心合一
楊定一/運動 讓身心歸零 得到大休息
楊定一/感恩,帶來欣賞,與更多的感恩
楊定一/讓身心的步調降下來 一個簡單方法可以隨時做
楊定一/走出睡眠的困擾,回到心
楊定一/任何習氣 都可以是生命轉化的門戶
楊定一/透過呼吸 領受當下的恩典
楊定一/溫柔而深長的呼吸是現代人最需要的大休息
楊定一/一口呼吸 走出壓力反應
楊定一/透過服務瑜伽 達到身心的合一
楊定一/身體的結構 是為了呈現全部的你
楊定一/運動放鬆筋膜 是現代人最需要的練習
楊定一/調整結構 解放身心
楊定一/透過每一口食物,活出感恩
楊定一/沒有「我」,更自由
楊定一/接受是最好的心理療癒功課
楊定一/回到內心,也就回到真實快樂的源頭
楊定一/臣服與參,最徹底的心理治療
楊定一/一切都好,活出生命奧妙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許金川/鮪魚肚易有脂肪肝 趕快超一下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