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化解「獅子王」的危機
「獅子王音樂劇」讓我讚嘆不已, 真人演出呈現與卡通完全不同的張力。華麗的舞台,熱力十足的舞蹈,搭配耳熟能詳的插曲,帶給觀眾一幕又一幕的驚喜。
十多年後,音樂劇「獅子王」終於來到台灣演出。今年暑假「動物主演」的獅子王也上映了,今年真的是「獅子王年」。
當年在看「獅子王」的時候還沒當父親,後來陪女兒觀賞,才驚覺這是一個相當殘忍的故事啊!覬覦王位的壞蛋叔叔「刀疤」聯合奸詐的土狼,將獅王木法沙(Mufasa)置於死地,更嫁禍給小獅子辛巴,讓他極度痛苦自責,流放於族群之外。原來卡通裡的世界,除了教導孩子關懷與愛,也告訴他們:除了好人,也有壞人;人性除了善良互助,也有醜惡的一面。
卡通中的獅王木法沙英姿煥發,何等英雄!卻遭設計殞落於一大群牛羚踐踏之中。或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大群野生動物的機會並不多,但是在人群聚集的場合中,應特別注意安全。
參加大型活動,例如:數萬觀眾的體育活動、演唱會,甚至大型的集會遊行都有風險。新聞經常出現因為人群推擠踩踏造成的悲劇。
根據Aldo Raineri發表的論文指出,當人群密度過大時,所產生的生理壓力是毀滅性的。在每平方公尺容納七人的狀態下,人群形成衝擊波;人潮壓力,加上焦慮,使得呼吸非常困難。Fruin 1992年的報告指出:人潮擁擠狀態下除了踩踏,也可能因為壓迫性窒息造成傷亡。
預防勝於一切,在大量人群當中,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室內聚會,注意出口位置。
2.觀察人群的情緒。如果發現群眾的情緒過於高昂並且難以控制,考慮提早離開。
3.避免穿過於寬鬆的衣服,以免在人潮中容易被拉扯而跌倒。
4.注意身處環境,避免站立在易崩塌結構(如臨時搭建的立牌)。
5.避免陷入人群中心,盡量讓自己保持在群眾的邊緣。萬一深陷其中,順著人潮移動,並且盡量側身,斜向移動到人群的邊緣。
6.如果有年幼的孩童同行,要特別注意,避免在人群中衝散。
7.避免穿拖鞋或寬鬆的鞋子,在人潮當中可能會脫落。蹲下撿鞋子更是個危險的動作,因為容易被擁擠的人群推倒。
8.補充水分。如果參加的活動處於高溫環境,或時間較久,必須隨時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9.出發前確認手機電源充足,萬一活動中受傷或是與家人朋友分散,需要緊急聯絡。
10.在人群當中如呼吸困難,將雙手舉起護住胸前,讓自己爭取多一些呼吸的空間。
心狠手辣的「刀疤」設下陷阱,讓獅王木法沙陷入如千軍萬馬奔騰的牛鈴中。木法沙原本已經逃出重圍,差一步就可以回到安全之地,「刀疤」卻冷血的將木法沙推下懸崖,眼睜睜看著他被踐踏而死。將求助的手推開的那一刻,盤據在「刀疤」心中的是什麼呢?是嫉妒?哥哥木法沙的能力與強壯?是貪婪?覬覦獅王的權力與地位?在「獅子王」的結尾,「刀疤」終於自食惡果,與同夥土狼一同消失於熊熊烈焰。小獅子辛巴榮登王位,接受森林動物子民的歡呼慶賀,雨水降臨,萬物滋長。在「生生不息」(Circle of Life)歌聲中,願愛與善良澆灌,讓希望生生不息。

鄒頡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部定教授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副理事長
作者Facebook粉絲團:https://facebook.com/ericchou6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談病情告知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電影《茱蒂》談 失眠該怎麼辦
鄒頡龍/從電影「痛苦與榮耀」談獨居者如何保持健康
鄒頡龍/從電影「英雄教育」 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從「亂世佳人」 談午睡的好處
鄒頡龍/從「愛爾蘭人」談老年人用藥安全
鄒頡龍/面對新冠肺炎重症,誰能做出「蘇菲的選擇」?
鄒頡龍/從「寄生上流」 認識「咳血」
鄒頡龍/從電影「第一滴血」 談肌少症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鄒頡龍/那些漫畫教我的事
鄒頡龍/「捍衛戰士」不老 留意攝護腺困擾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小偷家族》的尿床小女孩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幸福綠皮書》 有尿不能憋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花甲大人轉男孩》放屁穿越時空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歡樂滿人間」 感冒別上身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鐵漢克林伊斯威特 談攝護腺肥大
鄒頡龍/從光頭巨星布魯斯威利 談雄性禿
鄒頡龍/從「走音天后」 談唱歌的好處
鄒頡龍/莫要追悔 在「長日將盡」前……
鄒頡龍/從「琴之森」、「阿瑪迪斯」談嫉妒
鄒頡龍/蜘蛛人:力量愈大 責任愈大
鄒頡龍/《ALWAYS幸福的三丁目》——堅持夢想的勇氣
鄒頡龍/從冰雪奇緣主題曲Let it go 找到切斷過去的勇氣
鄒頡龍/從電影「奇蹟男孩」談霸凌
鄒頡龍/從電影「可可夜總會」 談老年失智症的預防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電影主題曲「月河」談血尿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內布拉斯加」談攝護腺肥大
猜你喜歡
飯店最髒的地方在哪裡?研究揭曉:你一定會碰到
為什麼會得癌?醫揭健康靜默殺手:喝越多越早死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男女誰的錢包較髒?研究揭易滋生細菌的錢包材質
被丈夫死前呼吸嚇出病來 你想像的死亡場景和現實差很大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蔬菜水果吃多不一定更好 研究曝長壽飲食最佳份量
王正旭/健保部分負擔調整 應前瞻改革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癌友別輕忽!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困擾的癌因性疲憊
許金川/人工做腹超 醫師判讀很重要
楊定一/簡化人生 單純活在瞬間
潘懷宗/百花齊放花粉熱 2因素加劇爆發
許金川/胃口缺缺人消瘦 輕忽出大事
林思偕/探病
即便有洗手!你的手機仍可能被前面人的糞便污染
許金川/胃痛未必是胃痛 小心是肝癌
不只運動員會斷腳筋!醫:尤其運動時易抽筋的人
何之行/死者健保資料再利用 釐清個資疑慮
許金川/B肝患者定期追蹤 預防癌變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傅志遠/急診不治「心情急」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