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 談睪丸創傷
面對不公不義,該如何自處?像蝸牛一樣,縮進小小一方安全的殼?任外面世界魑魅魍魎,瓦釜雷鳴?你可以無動於衷,自以為安穩的躲在那小小天地?或是,勇敢挺身而出,揭下惡人的面具,還天地一個風清雲霽的朗朗晴空!
日劇《半澤直樹》是日本TBS電視台於2013年推出的作品,由堺雅人主演銀行員「半澤直樹」處在高度競爭壓力的銀行業,面對派系鬥爭,還有商場險惡的算計,眼看就要成為金融犯罪底下的犧牲品,但他不願畏縮,鍥而不捨找出金融界的敗類,予以迎頭痛擊!
《半澤直樹》劇情緊湊,當堺雅人對爛上司怒吼:「我會讓你『加倍奉還!十倍奉還』。」讓銀幕前的觀眾也跟著血脈賁張,大吐心中一口怨氣!《半澤直樹》在日本創造了超高收視率,在台灣也膾炙人口,「加倍奉還」成了許多上班族的口頭禪。
半澤直樹正義凜然,當然也要有反派人物來襯托。其中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就是國稅局查察部的「黑崎」。黑崎陰柔尖酸,對待下屬更是不假辭色,當有人辦事不力,他的招牌懲罰動作竟然是伸出「狼爪」:一把狠狠的捏住對方胯下的「重要部位」──伴隨痛苦的哀號,臉部扭曲的表情(當然這是戲劇的誇張呈現啦!)真教人擔心男人的重要器官──睾丸,會不會被捏碎呀!
睾丸位於陰囊,藉由精索懸吊於身體外面。直覺上應很容易受傷。但陰囊是一個相當有彈性的組織,加上包覆精索的提睪肌有收縮力,如受到外力撞擊,睪丸就像是打「躲避球」一樣,能自然閃躲,因此發生嚴重受傷的機會並不是很大。睪丸受傷好發於15到40歲。有75%是「鈍挫傷」(blunt injury),例如:被球砸中、或被踢到。「穿刺傷」如:槍傷,利刃穿刺等其他傷害約佔25%。
睾丸鈍挫傷最為常見,家長也最擔心:小男孩活潑好動,經常從事有身體接觸的運動,發生睾丸嚴重受傷的機會高嗎?不用太擔心,根據一項美國2002年的研究統計,發現運動中發生睾丸損傷機會其實相當低。不過某些運動項目受傷的機會較高,針對731位高中及大學運動選手的調查,發生睾丸受傷比率最高的是曲棍球48.5%,其次是摔角32.8%,棒球21%以及足球17.8%。
除了運動傷害,睪丸鈍挫傷的原因還包括:被踢到、車禍撞擊、跌落以及騎馬或騎腳踏車造成的傷害。
睾丸穿刺傷是因利器或是子彈穿過,也可能是因為自殘,或動物咬傷。其中較常見的是被狗咬。筆者曾經收治過一個國小五年級的男童,被鄰居的大狗咬住命根子,利齒咬穿褲子,穿刺他的陰囊,還好並沒有將睪丸咬破。
睪丸受傷可以保守觀察或是手術治療,主要是看受傷程度。超音波是重要的診斷工具,如果發現包覆睪丸的「白膜」破裂,需要手術清創並修補。
很重要的一點:需將睪丸受傷與其他嚴重的疾病做鑑別診斷,例如:急性副睪、睪丸炎,睪丸扭轉,睪丸癌等。筆者曾有好幾位年輕男孩由媽媽陪同就診,睪丸都已經腫得相當巨大,以為是之前運動碰撞所造成,但最後確診為睪丸惡性腫瘤。年輕男孩運動打球,多少發生肢體的碰撞,但有不尋常的陰囊腫大,不能掉以輕心,宜盡速至泌尿科門診就診。
作者Facebook粉絲團:https://m.facebook.com/ericchou66/

鄒頡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部定教授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副理事長
作者Facebook粉絲團:https://facebook.com/ericchou6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鄒頡龍/從「斯卡羅」 談「熱病」(瘧疾)
鄒頡龍/從《游牧人生》談冬日泌尿道保健
鄒頡龍/007特派員也用的「心臟電擊去顫器」
鄒頡龍/從《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談 「夢」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火戰車」談運動中的飲食補充
鄒頡龍/從電影《夢想之地》 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孩子的自白」 談預防兒童受虐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談病情告知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電影《茱蒂》談 失眠該怎麼辦
鄒頡龍/從電影「痛苦與榮耀」談獨居者如何保持健康
鄒頡龍/從電影「英雄教育」 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從「亂世佳人」 談午睡的好處
鄒頡龍/從「愛爾蘭人」談老年人用藥安全
鄒頡龍/面對新冠肺炎重症,誰能做出「蘇菲的選擇」?
鄒頡龍/從「寄生上流」 認識「咳血」
鄒頡龍/從電影「第一滴血」 談肌少症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鄒頡龍/那些漫畫教我的事
鄒頡龍/「捍衛戰士」不老 留意攝護腺困擾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化解「獅子王」的危機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小偷家族》的尿床小女孩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幸福綠皮書》 有尿不能憋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花甲大人轉男孩》放屁穿越時空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歡樂滿人間」 感冒別上身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鐵漢克林伊斯威特 談攝護腺肥大
鄒頡龍/從光頭巨星布魯斯威利 談雄性禿
鄒頡龍/從「走音天后」 談唱歌的好處
鄒頡龍/莫要追悔 在「長日將盡」前……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