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夫/非必要的醫療值得嗎?
美國有一個政治中立(nonpartisan)倡議醫療正義,致力建構關心病人的醫療體系的公益智庫(Lown lnstitute),主張醫療志業是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工作。在一個優良的醫療體系中,病人應該獲得所有對他有益的照護,亦不會被給予不必要的醫療。在這樣的良性互動中,醫療從業者就會產生幸福感(Satisfaction)。
過度醫療 病人反而更痛苦
有鑑於醫療商品化,把醫院利潤擺在病人之先,導致當今的醫療體系,不但可能失去療癒功能,還添加了病人更多的痛苦。這個智庫成立宗旨,就是要重建正確的醫療價值觀,促進互信的病醫關係。智庫的工作包括醫療相關問題的研究,召開專家論壇,啟發公眾的辯論,以修補醫療政策的缺失,為病人爭取利益。
該智庫在全美年度論壇提出的議題,包括「過度醫療」、「非必要的醫療」、「打破『高價格、低價値』的惡性循環──重建美國未來的醫療體系」等。
其中有一則評論「病人有要求質子治療的權利嗎?(Do patients have the “right” to proton therapy?)」,論點非常值得國內醫療決策者、醫界、病人一齊來思考、討論。
質子治療 部分癌症不適用
質子治療發展於1950年代,一直到1990年,都只用於極少數腦幹、眼底、脊椎等罕見疾病,以及一些小兒癌症的治療上。
但有一些醫界人士,想要擴大質子治療的功用來處理常見的癌症。自2000年後,在全球各地,質子治療中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地冒出,如今在美國約有30家,全球約80家。
儘管質子治療經歷了超過50年的發展與進化,不斷地嘗試於不同癌症的治療,可是,目前被學術界公認對於病人有助益的治療,仍然只是前述少數的罕見疾病以及小兒的癌症。對於一般常見的癌症,如攝護腺癌、肺癌、乳癌等的治療,所有對照組臨床試驗,無法證實質子治療優於近年來新發展的光子治療。
所以,美國的健康保險公司就沒有理由去為病人支付質子治療。不少質子中心就面臨病人數太少而無法回收當初投資的成本,有些中心已經宣告破産。
保險拒付 無關病人醫療權
這些質子中心的設立固然有少數是用納稅人的錢,但是,絶大多數都是廠商與投資人追逐利潤,所設計出來的商業模式。為了求生存,廠商與投資人就去把被保險公司拒絕的病人組織起來,提出訴願,宣稱質子治療是癌症病人的基本人權,保險公司拒絕支付質子治療,是剝奪了病人獲得最佳醫療的機會。
事實是,直到今天,完全沒有證據告訴你我,質子治療的結果優於先進的光子治療。所以,保險公司並沒有剝奪病人獲得最佳醫療的權利。保險公司拒絕的只不過是高價格、低價值的醫療而已。如今,台灣已有多部質子治療儀器,病人必須思考,動輒花百萬元去接受沒有更好療效的質子治療,是否值得。
(作者黃達夫為和信醫院院長)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達夫/價值醫療 是醫界與民眾共同支持的時候了
胰臟癌、卵巢癌為何是無聲殺手?名醫曝仍令醫界挫折的原因
黃達夫/很多醫療工作 藏在健保不給付的地方
黃達夫/存活率高低 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
黃達夫/阿茲海默症 再次證明預防勝於治療
黃達夫/阿茲海默症新藥爭議 台灣如何面對
黃達夫/買房買車要比較CP值,買命呢?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黃達夫/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黃達夫/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 跟萊牛萊豬無關
黃達夫/從銀行衝業績 憂醫界道德危機
黃達夫/無效醫療不但浪費 也可能傷害病人
黃達夫/高金素梅用細胞療法抗癌…療效未知數,別當白老鼠
黃達夫/別讓醫護面臨「救誰」與「誰去」的考驗
黃達夫/病人安全 是醫療創新的前提
黃達夫/面對新興疾病 只能從頭學習
病人家屬 一封信給我的幸福
黃達夫/治療方法進步 與肺癌共存
黃達夫/改善健保濫用 應看醫療價值
黃達夫/HPV疫苗接種 男女都最好趁早
黃達夫╱高齡病人的手術抉擇
黃達夫/昂貴儀器 沒提升癌症存活率…
黃達夫/重大醫療決定 務必尋求第二意見
黃達夫/達文西手術浮報案 透露了兩個重要的醫療問題
黃達夫/「聰明就醫」 日本能 台灣也能
黃達夫/醫療診斷 科技不能取代人性
黃達夫/質子治療沒比較好 心臟支架也沒藥物效果佳
黃達夫/貴就有用? 治療要看科學證據
黃達夫/戒菸、防空汙 遠離癌陰影
黃達夫/健保門診「輕重不分」…該重質不重量了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