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夫/重大醫療決定 務必尋求第二意見
有位非臨床的老同事,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到中部一所大學教書10多年了。日前,她趁北上辦事之便,到醫院來看我,臨走前,問了我一個臨床的問題。她有位學生,最近被診斷罹患乳癌,醫師建議她用機器手臂手術切除。這位老同事說,這位學生必須借錢去開這個刀,她很質疑這樣的做法,她問我,真的須要用機器手臂做乳癌切除手術嗎?
臨床試驗 跌破癌專家眼鏡
我說,不應該。這個手術不但療效不會更好,還可能增加癌細胞擴散的機率。去年,就有一個以微創(包括機器手臂)手術與剖腹手術切除初期子宮頸癌的對照組臨床試驗結果,跌破所有婦癌專家的眼鏡。原來,大家都以為微創手術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對病人必有助益,沒想到結果出人意料之外。接受微創手術的病人復發率與死亡率,都比剖腹手術高。
沒理由花幾十萬元當白老鼠
用機器手臂切除乳癌,目前還沒有經過臨床試驗證實比傳統手術好。當今,乳癌初期病人經過健保給付的標準治療,敝院病人5年存活率已達98.5%,病人沒有理由花費幾10萬台幣去當白老鼠,去接受療效還不確定的治療。
先進儀器 病人易誤以為更好
不可諱言,病人很容易誤以為所謂「先進的儀器」、「創新的治療法」就一定比較好。
這讓我聯想到這一期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是知名哈佛商學院的教授Gary Pisano寫的,他說人人嚮往創新,也沒有人反對創新。管理學教科書都說創新文化包涵「容許失敗」、「勇於嘗試」、「有安全感的環境」、「促進合作」、「組織扁平化」。這些都對,但須先決條件。
容許失敗的前題是絕不容許能力不足(incompetence),勇於嘗試的前題是嚴謹的紀律,形成有安全感的環境的前題是殘酷又坦白的批判,促進合作的前題是當責,每人都必須為自己的所做所為負責,組織扁平化的前題是堅定的領導。缺乏先決條件就不會有結果。我覺得這些話說得太好了!這也是我引導醫療創新最高原則。
臨床醫療創新 須步步為營
一般企業界,產品的研發、創新不成功,最多是賠錢,關門。但是,在面對病人時,創新不成功,失敗則由病人承擔,輕者是病人接受了不必要的或沒有更好的醫療,傷了口袋,沒傷到生命。重者,是造成病人的傷害,甚至死亡。因此,在臨床醫療的創新,尤其須要深思熟慮,步步為營,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老實說,這些年來,因為健保給付制度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醫院、醫師就想方設法創造自費項目。其中所謂的「先進」、「創新」最容易吸引病人。這些醫療也因為非健保給付,而沒有監督機制。我每星期參加4個癌症團隊的病例討論,經常看到病人接受了高貴自費醫療後的不良後果,令人心酸無奈。只能奉勸病人,在做重大醫療決定前,務必尋求第二意見。(作者黃達夫為和信醫院院長)
推薦閱讀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達夫/價值醫療 是醫界與民眾共同支持的時候了
胰臟癌、卵巢癌為何是無聲殺手?名醫曝仍令醫界挫折的原因
黃達夫/很多醫療工作 藏在健保不給付的地方
黃達夫/存活率高低 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
黃達夫/阿茲海默症 再次證明預防勝於治療
黃達夫/阿茲海默症新藥爭議 台灣如何面對
黃達夫/買房買車要比較CP值,買命呢?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黃達夫/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黃達夫/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 跟萊牛萊豬無關
黃達夫/從銀行衝業績 憂醫界道德危機
黃達夫/無效醫療不但浪費 也可能傷害病人
黃達夫/高金素梅用細胞療法抗癌…療效未知數,別當白老鼠
黃達夫/別讓醫護面臨「救誰」與「誰去」的考驗
黃達夫/病人安全 是醫療創新的前提
黃達夫/面對新興疾病 只能從頭學習
病人家屬 一封信給我的幸福
黃達夫/非必要的醫療值得嗎?
黃達夫/治療方法進步 與肺癌共存
黃達夫/改善健保濫用 應看醫療價值
黃達夫/HPV疫苗接種 男女都最好趁早
黃達夫╱高齡病人的手術抉擇
黃達夫/昂貴儀器 沒提升癌症存活率…
黃達夫/達文西手術浮報案 透露了兩個重要的醫療問題
黃達夫/「聰明就醫」 日本能 台灣也能
黃達夫/醫療診斷 科技不能取代人性
黃達夫/質子治療沒比較好 心臟支架也沒藥物效果佳
黃達夫/貴就有用? 治療要看科學證據
黃達夫/戒菸、防空汙 遠離癌陰影
黃達夫/健保門診「輕重不分」…該重質不重量了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