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夫/達文西手術浮報案 透露了兩個重要的醫療問題
報載衛福部健保署透過大數據,發現有些醫院一方面請病人自費開機器手臂(達文西)手術,另一方面又申請健保腹腔鏡手術給付,渉及虛報。
這則新聞透露了攸關全民健康權益的兩個極為重要的問題。第一,這些年來,國內醫師不守規定申報健保事件頻傳,而且,有愈來愈惡劣的趨勢。很不幸的,這次涉案的前五名,又包括在台灣擔負醫學教育重責大任的醫學中心。
縱容違規 醫療風氣愈敗壞
我一向認為醫師誠信正直的人格很重要,如果一位醫師不守法、虛報,去賺取更多的健保給付,他不會想盡辦法向病人收取更多的錢嗎?
但是,台灣的病人似乎對醫院或醫師違規犯法的事見怪不怪。病人並不會因此而減少了。既然病人不在乎,醫院或醫師就愈來愈放肆,醫療風氣就愈來愈敗壞。
違法被揪 怪健保規定不清
多年前,當某醫學中心犯了極嚴重的詐騙行為,而被衛福部短暫停約時,居然還有病人抗議衞福部剝奪了他們就醫的權益。在如此是非不明的社會裡,不肖醫院或醫師就永遠不會學到教訓,更沒有羞恥感。
如今,被查出可能違法,還藉著媒體放話,說是健保規定不清楚,哀嘆「救人變罪人!」
第二個問題是,因為對醫師專業的尊崇,絶大多數病人都相信醫師提供給病人最好的醫療,事實卻不必然。
機器手臂 有被濫用的情形
以機器手臂手術為例,為什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2月28日嚴正發布警告,聲明FDA當初核准機器手臂手術儀器的使用,並未針對機器手臂應用於惡性腫瘤的切除,而執行對照組臨床試驗。這回慎重其事地同時警告醫師與病人,表明以機器手臂執行預防或癌症手術的療效,尚未被證實,就是因為機器手臂儀器有被濫用的情形。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只有極少數對照組臨床試驗。其中一個是攝護腺癌的對照组試驗,證實以機器手臂手術或傳統手術切除早期攝護腺腫瘤,兩者的結果相當。機器手臂手術的好處是傷口小,恢復比較快,對於病人而言,痛苦少一點。值不值得多花錢,病人應自己決定。
不同術式 務必了解復發率
另一個就是去年底才發表的初期子宮頸癌的多中心的對照組臨床試驗,結果大大出人意外。該試驗發現以微創手術包括機器手臂手術切除子宮頸癌的病人的復發率,高出傳統剖腹手術四倍,死亡率高出六倍。所以,美國婦癌醫學會已不主張以微創手術切除子宮頸癌。
這次,FDA的警告主要是因為上述子宮頸癌對照組試驗的結果,進而,對意圖將機器手臂應用於乳癌及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的醫師與病人提出警告,以免重蹈覆轍,對病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
今天,台灣的病人,在決定惡性腫瘤的切除手術時,務必先去了解不同術式的復發率及存活率,以免弄巧成拙。(作者黃達夫為和信醫院院長)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達夫/改善健保濫用 應看醫療價值
黃達夫/HPV疫苗接種 男女都最好趁早
黃達夫╱高齡病人的手術抉擇
黃達夫/昂貴儀器 沒提升癌症存活率…
黃達夫/重大醫療決定 務必尋求第二意見
黃達夫/「聰明就醫」 日本能 台灣也能
黃達夫/醫療診斷 科技不能取代人性
黃達夫/質子治療沒比較好 心臟支架也沒藥物效果佳
黃達夫/貴就有用? 治療要看科學證據
黃達夫/戒菸、防空汙 遠離癌陰影
黃達夫/健保門診「輕重不分」…該重質不重量了
黃達夫/挑戰質子治療 值得醫界反思
黃達夫/這樣過生活 活得老活得好
黃達夫/終於聽到一絲自省的聲音
黃達夫/台灣醫療 需要由量到質的革命
黃達夫/癌症很可怕!但做好這些事 其實近半癌症可預防
黃達夫/醫護人員沒有颱風假
黃達夫/人命關天 醫事人員更應戒慎恐懼
黃達夫/病歷書寫 仍有改善空間
黃達夫/鬆綁醫藥產業 誰來保護病人?
黃達夫/鬆綁醫藥產業 誰來保護病人?
黃達夫/重視投訴 建立好的病醫關係
黃達夫/快速看診、洩露病歷淪常態 醫療倫理何在?
黃達夫/醫療革命 給付與支薪制度都須改變
黃達夫/癌症治療 不販賣希望
黃達夫/醫療志業 看盡刻骨銘心生命故事
黃達夫/不用花錢 能減少13種癌找上門
黃達夫/肺癌篩檢,讓證據說話
黃達夫/做肺癌篩檢前 先注意這件事…
黃達夫/支持DRGs 讓醫師做對的事
猜你喜歡
好食課/養成良好外食習慣 營養師教你多選「低脂肉」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楊定一/透過失眠 學會接受事實、隨時感恩
李伯璋/健保改革要行穩致遠
許金川/沉默殺手 肝腫瘤變大身體無異樣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好食課/同時增肌又減脂 營養師教你這項健身飲食法
許金川/定期健檢 才能防範於未然
健康名人堂/不是洗腎就是截肢?3招學會控糖與糖尿病甜蜜共處
吳佳璇/讓我們好好變老
蘇一峰/避免心血管疾病找上門!流感一周內,不可劇烈運動與過勞
潘懷宗/全球唯一減緩且逆轉阿茲海默症新藥 最快後年上市
許金川/大腸癌發現晚 轉移肝臟就麻煩了
李偉文/關於貓狗的隨想
蘇一峰/天氣冷空汙嚴重時,進行激烈運動:其實與自殺無異!
許金川/肝癌早發現 治癒率很高
蘇一峰/真的安全嗎?你應該知道的電子煙懶人包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好食課/營養師的憂心!別讓小孩再喝含糖飲料了
張天鈞/抽象畫與人
李志恒/新興毒品氾濫 「三減」恐難因應
王正旭/數位幫忙 助醫病共享決策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