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川/台灣醫療改革 從價值觀開始
【聯合報╱葉金川】
他的演講和新書「醫療革命」其實都是環繞「價值導向(value-based)」的觀念,觀念當然千真萬確,他的幾帖藥,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只是要能把觀念化為實質具體的解決方案,說實在的,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台灣健保的病灶,在於投入的過少,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當然會影響醫療品質,但有些醫療品質的改善是不用花太多成本的,是觀念的改變、是流程的改善;但有些醫療品質的改善是需要投入人力和資源的,不是白吃的午餐。
但醫療也是一個無底洞,一開始的投入,會得到較多的反饋,但後續的投入,所得到的效果越來越差,我們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平衡點,從我們的經濟實力、我們的國民所得,和國人的意願來衡量。
為省人事費 浪費醫療資源
事實上,造成醫療投資不足的現象,其實是台灣的所有人,包括輿論、媒體、名嘴、民意代表等,甚至得到醫療貢獻獎的民間醫改團體都要負責任的。所有人一再批評健保署、批評醫療浪費,社會氛圍一面倒的苛求健保要以最小的資源做到無限大的效果。
醫療浪費消失前,不能調保費,聽過吧?誰敢提出其他不同的論述?
目前健保署的人力和行政費用已占不到健保支出的1%;世界各國最低也有2%至3%,大部分是4%至5%,美國甚至高到10%以上。換個方式說,健保署現有4000名員工,有2000位員工要負責收入,有2000位員工要負責支出,每個人負責的費用高達2、3億,這樣真的可以「價值導向」,好好規畫以品質為中心」的支付制度?無止盡的在節省人事行政費用,浪費的卻是整體的醫療資源,省了一丁點行政費卻流失大筆本金,對嗎?
政策聽「民意」 資源分配不均
台灣醫療人力設施資源並沒有不足,而是過剩、分配不均;醫療設施過剩造成浪費,就把總資源消耗掉,不足的部份就永遠得不到滿足。醫療資源投入必須做好控制,使其能平均,這要靠醫療法嚴格來處理。
但目前政策聽從所謂的「民意」,醫學中心一床難求,就讓醫療設備病床無限膨脹,醫院希望成為醫學中心,就增加醫學中心(當然署長自己的醫院優先),醫界要兒童醫院(不是病人需要),就大量設兒童醫院,醫學中心某些科沒住院醫師,就想開放醫學生名額,波蘭醫學生禁不掉,因為「波蘭民意」?這一點一滴,侵蝕掉大半的醫療總經費。
簡單講,利益團體導向這問題不能解決,奢談價值導向、病人中心、品質優先。
病歷電子化 台灣領先世界
台灣是世界上醫療資訊最發達的國家,特別是健保資料庫;現在更進一步發展醫院電子病歷。
以台灣醫療資訊的進步,一定可以很快發展出個人終身電子病歷,目前個人的病歷是分散在各醫療院所,資料回到健保署才會整合。目前健保署已經成立了雲端藥歷檔線上查詢作業系統,可有助就醫時開立處方的參考。我們應該盡速將所有醫療紀錄電子化,應用此工具做好每個國民的健康管理。台灣可能是世界上最快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國家,投入不會很大,但是可以大幅改善醫療品質,撙節醫療費用。
無過失救濟 降低醫療濫用
目前藥害救濟和疫苗傷害補償制度,已經運作多年,成效也非常好。而產科和新生兒也開始辦理醫療事故無過失救濟制度。這是一個先進制度,是時代的趨勢。
但急診、麻醉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等等風險也同樣很高;沒有醫療事故社會保險,是造成防禦性醫療大量被濫用、導致醫療資源浪費,以及高風險科別羅織人才困難的主因之一。建立全面醫療無過失救濟制度困難度不高,經費也不多,應該盡速完成才是。
我相信,只要政治口水少一點,用心去改善這些已發生或潛在的問題,台灣健保仍舊是世界上最好的社會保險制度之一。
(本文作者葉金川為前衛生署長、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
【2014/11/25 聯合報】

葉金川
前衛生署長、現為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兼任合聘教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葉金川/老了就會衰弱?你一定要知道的老而不衰秘訣
葉金川/明日台灣 衰老的國度如何逆轉
葉金川/讓人生沒缺憾的12件事
葉金川/三代健保若採家戶總所得 加倍不公平
葉金川/防制酒駕 試試酒品健康捐!
葉金川/超高齡社會的年輕銀髮族
葉金川/人力不足 醫界真的五大皆空?
葉金川/菸捐應補助中低收入戶健保費
葉金川/健保是互助 退休制度是儲蓄
葉金川/二代健保雖開跑 財務改革功虧一簣
葉金川/「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會」合併?
葉金川/健保應買健康 不光買醫療!
葉金川/健保是保險,不是福利
葉金川/受刑人的健康權
葉金川/淡定看待H7N9
葉金川/要長壽更要健康
葉金川/漲部分負擔 恐影響弱勢就醫
葉金川/台灣需要幾個「醫學中心」?
葉金川/開放6家兒童醫院 再三思!
葉金川/處理食安危機 不必誇大、炒作
葉金川/標準化方式 推動國際災難醫療
葉金川/取消醫院分級 避免一頭獨大
葉金川/我在美參議院 分享台灣健保
葉金川/全民健保 必須面對的致命傷
葉金川/勉強救治末期病人 就是凌遲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潘懷宗/牛津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我急救的手,正製造一個活死人?那年聖誕節…我也曾心碎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