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 走出復健病房靠的是信心
【什麼是氣色?】
這一次,在休息了數個星期後,很多人都說我氣色好多了。我就想,什麼叫做氣色呢?其實,我們稱讚某人很有精神,叫做氣色好,那什麼叫做氣色不好呢?
我在門診診斷甲狀腺疾病通常做的診斷很少,主要原因是,若是新發生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很明顯能從外表看出來;若是有治療過,診斷則比較麻煩。但我比較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應該像我一樣,花個三百元,買一支簡單的聽診器。」因為血流的強弱可以聽到心臟勃動樣的雜音出現在甲狀腺,也就相當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情形,至於心跳的速度,也就相當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情形。
至於他們說我氣色不好的原因,並非我的甲狀腺機能有什麼問題,而是太累的關係。因此中醫的氣色和西醫的機能是有不同的。其實,中醫指的氣色,代表的是身體的狀態,有異於甲狀腺的功能那麼單純,但亦真實反映身體的異常。
【卡拉OK在復健的重要性】
骨折手術後接受復健部治療,在台大醫院的病房,晚上7-8點就是卡拉OK的時間。到了晚上七時左右,病人就自動自發坐好,等待時間一到,護士會出來播放音樂。
雖然大家唱得不是很好,甚至失語症病人由於音感喪失,你會覺得有點鬼哭神號之感,但大家互相鼓勵,讓我感覺這簡直像平常的復健一樣,步調雖然緩慢,卻引導大家逐步往正確的方向走。而且護士還會帶動唱,例如伍佰和China blue的「你是我的花朵」,就經常被點唱。
過去我在家早就花錢買了卡拉OK,卻很少唱,倒是來到這裡,也許是由於病友的刺激,不但愛唱歌,而且自動自發,女兒很訝異這兩年因聲音出不太來而不願唱歌的我,現在則唱了很多她不曾聽我唱的歌。
一個小發明如果應用得當,則相當有意義,卡拉OK就是很好的例子。
【信心在復健的重要性】
骨折手術後,接受復健部治療的最後一步就是信心。由於骨頭摔斷摔怕了,加上內人說沒有錢供我第二次再摔斷腿了,因此我十分害怕。
當我很擔心的告訴復健部老師:「我快結束復健了,但我仍須助行器。」沒想到他只跟看護談了一下,就說我缺乏的是信心。
他要我只拿柺杖試走看看,果然第一次就走得不錯,他說,因爲你的個性較急,所以轉彎時亂了手腳;坐下來時,沒有兩腳都靠到後面就坐下來,這是非常危險的。原來都是因爲個性太急,沒確實做好每一個動作。
在第二次拿柺杖行走時,果然就得到老師稱讚。我告訴老師,明天是我在復健部病房後一天,老師說要訓練我明天不用拿拐杖走路,我想這怎麼可能?沒想到當天就達到目標。也就是說,我事實上是做得到的,只是因為缺乏信心,而捨棄了本能。
由於我喜歡馬的造型,因此在病房中,我用素描畫下馬,回來後,再畫成油畫。我記得畫家羅特列克因爲酒精中毒而被送到精神病院,由於他被關怕了,很想出院,因此就憑印象畫了馬的圖,證明他是健康的,最後終於獲得自由。

張天鈞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兼任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專長: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眼病變、內分泌疾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張天鈞/抽象畫與人
張天鈞/退出職場 走進自然
張天鈞/一場生命的豪賭
張天鈞/再會吧!北投 粉味年代 純純的愛
張天鈞/心的自由與美感
張天鈞/追求健康的長壽 「喝茶」是日本長壽村的祕訣
張天鈞/找到天賦 還需勤灌溉
張天鈞/長期離開工作崗位後,如何迅速復位?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復健讓我學會不急不急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手術台上 其實還清醒著
張天鈞/你吃的海鹽含碘嗎?
張天鈞/繪畫與醫學
張天鈞/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看病方式?
張天鈞/高美館╳泰德美術館 窺見《裸》之藝術
張天鈞/從關渡賞鳥 談善意是通往地獄之門
張天鈞/藝術豐富人生
張天鈞/抗甲狀腺藥物引起的過敏
張天鈞/在天命裡,保有樂觀積極
張天鈞/和病人聊天 找到勃起障礙真正病因
張天鈞/美聲背後的人生故事
張天鈞/森林浴之後身體有什麼不一樣?
張天鈞/甲狀腺眼病變 不能拖延
張天鈞/從爆胎談起
張天鈞/簡約與繁瑣
張天鈞/商務艙與經濟艙
張天鈞/婚禮的祝福
張天鈞/慢活與健康
張天鈞/甲狀腺癌切掉多少最好?
張天鈞/藝術對人生有什麼好處?
張天鈞/台商需要什麼樣的醫療幫助?
猜你喜歡
好食課/養成良好外食習慣 營養師教你多選「低脂肉」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楊定一/透過失眠 學會接受事實、隨時感恩
李伯璋/健保改革要行穩致遠
許金川/沉默殺手 肝腫瘤變大身體無異樣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健康名人堂/不是洗腎就是截肢?3招學會控糖與糖尿病甜蜜共處
好食課/同時增肌又減脂 營養師教你這項健身飲食法
許金川/定期健檢 才能防範於未然
吳佳璇/讓我們好好變老
潘懷宗/全球唯一減緩且逆轉阿茲海默症新藥 最快後年上市
蘇一峰/避免心血管疾病找上門!流感一周內,不可劇烈運動與過勞
許金川/大腸癌發現晚 轉移肝臟就麻煩了
李偉文/關於貓狗的隨想
蘇一峰/天氣冷空汙嚴重時,進行激烈運動:其實與自殺無異!
許金川/肝癌早發現 治癒率很高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蘇一峰/真的安全嗎?你應該知道的電子煙懶人包
好食課/營養師的憂心!別讓小孩再喝含糖飲料了
張天鈞/抽象畫與人
李志恒/新興毒品氾濫 「三減」恐難因應
王正旭/數位幫忙 助醫病共享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