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今年6月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慶祝成立30周年,舉辦一天的「神經學新知識」研討會,內容涵蓋頭痛醫學最新進展、最先進之神經外科顯微手術到科技與隱私等,豐富紮實。作為退休12年的資深醫師,我則分享32年的神經內科行醫經驗。
神經醫學浩瀚無垠,讓我著迷、學會謙卑,更充滿希望:神經系統錯綜複雜,神經科學艱澀高深,難怪有些醫學生會出現「神經恐慌症」(neurophobia)。40多年前,臨床神經學的診斷儀器有限,幾乎全仰賴神經內科醫師的神經檢查、分析與判斷,因此神經內科醫師被認為很有學問,但疾病診斷出來後大都無法治療或僅能讓疾病自行復元。後來,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分子生物、基因檢測、免疫進展、藥物研發與資訊科技等新技術出現,讓神經內科的診斷與治療突飛猛進,不僅許多疾病有藥可治,如血栓溶解劑用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還發現可以治療的新疾病如自體免疫腦炎等。而且,就像神經元伸出許多突觸和其它細胞聯結,神經醫學與其他學科密切結合,延伸出神經基因、神經影像、行為神經學和神經倫理等,生機蓬勃,不可同日而語。神經內科一向吸引喜愛探索分析的優秀醫學生,如今這些年輕醫師的天地更寬廣,手上的利器更多,更能幫助病人。
加入團隊很重要:當初我選擇神經內科,除了喜歡神秘的大腦,神經內科的同仁好相處也是原因之一。神經內科範圍很廣,從腦、脊髓的中樞神經、交感神經到周圍神經以及所支配的肌肉等,每位醫師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與指導醫師,並加入優秀、友善的研究團隊,單打獨鬥是過去式,只有合作與分享才能在臨床、研究和教學上發光發熱。
大腦有代償作用,沒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腦中風或腦外傷的復元有部分是來自大腦的可塑性,即受傷部位的周圍腦細胞,甚至相對應的另一側腦細胞取代了原來受傷腦組織的作用,而得以恢復功能。如果連腦細胞的功能都能被取代,人又何嘗不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還可能更高,因此在職時盡心盡力,並培養後進,之後就在一旁好好欣賞和鼓掌。
優秀的年輕醫師是資深醫師將來的健康保障:退休後,不論聚餐或旅遊,不管是老友或初識,最常見的話題是老年病痛,這個手麻腳麻,那個腰痠背痛,還有頸或腰椎滑脫、手抖、頭昏、頭痛、記性差,甚至小中風等,幾乎都是神經系統疾病,讓我感覺好像還在看門診。進入高齡,免不了會有神經系統疾病,輕症只讓生活不便,重則造成殘廢或有生命危險。因此,把年輕醫師教好,青出於藍,將來受惠的是資深醫師自己,而且很快在一、二十年就可看到成果。
我很慶幸見證了神經內科醫師從幾乎赤手空拳到具備各種新穎利器,嘉惠病患,也很高興看著神經內科從冷門變為熱門科,讓年輕醫師更能發揮長才。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