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醫師貴人哪裡找?
72歲的A女士向來健康,某日右腰疼痛難忍,吃止痛藥沒效,隔天自行到醫院掛腎臟內科。超音波檢查發現右腎腫脹,於是轉介到泌尿外科,電腦斷層檢查顯示輸尿管阻塞,可能是結石或腫瘤所造成。進一步做內視鏡及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為輸尿管惡性腫瘤。醫師建議手術切除,還告訴她可以到別家醫院,做二次確診,或想要在其他醫院開刀也沒關係,並把檢查資料給她。
A女士沒料到因腰痛去看門診,卻看出有腫瘤,而且過去只聽過腎臟癌和膀胱癌,沒想到輸尿管也會長癌。親朋好友紛紛給意見,有的幫忙上網查資料,都建議她看其他大醫院的醫師。但A女士覺得這位泌尿外科醫師人親切,說話實在,看起來很有自信,讓她很安心。於是她沒有尋求第二意見,而接受右側腎臟和輸尿管全切除手術,腫瘤成功摘除,繼續在門診追蹤。
腰痛,一般人會想到是脊椎或背部肌肉的問題,而看骨科、神經內科或復健科,A女士福至心靈的掛了腎臟內科,再轉泌尿外科,看對科別,而且遇到「貴人」,覺得自己很幸運。
貴人哪裡找?雖然可遇不可求,但還是有些方法可循。
親朋好友相聚,談到病痛和就診經驗時,加以留意。遇到同樣病症時,可以請教應看哪個科別,找哪位醫師。
如有相識的醫護人員,或自己平常看病的醫師,請他們轉介,最為可靠。國人一向客氣,不好意思直接問醫師到底有多少經驗,或動過多少同樣手術,可以間接向醫師的同事或病人探聽。
上網搜尋、上醫院網站或從健康雜誌上,尋找醫師或醫療團隊,比較客觀。
門診病人多,醫師的時間、耐心和專注力都有限,因此跟醫師陳述病情時,要簡潔、講重點,而且症狀演變要照時間順序敘述,不要跳來跳去,最好事先在心裡演練一番,或做個小抄。如此醫師才能很快進入情況,把時間花在思考分析、診斷與治療,而不是澄清病情。
把目前所服用藥物的英文學名和商品名寫下來,讓醫師過目,才不會重複開藥或發生藥物相互作用問題。
過去的重要疾病要告知。例如一位80歲的重度失智B女士突然喘得很厲害,臉色蒼白,好像要斷氣般,家屬打119,送鄰近大醫院的急診室,並在救護車中使用氧氣,約20分鐘後氣息平穩。胸部X光發現心臟擴大,心電圖和肺部並無病變。
醫師並不很確定是什麼病時,家屬提到B女士兩年前兩腳曾經腫脹,好像是靜脈血栓。醫師立刻安排胸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TA),發現是肺栓塞,立刻安排住院治療,一星期後康復出院。因為家屬不經意的提到下肢的深層靜脈栓塞,讓醫師想到病人是肺栓塞的高危險群,而能正確診斷,是醫病雙方的福氣,也就是台灣俗語的「先生緣,主人福」。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劉秀枝/回到未來,與自己對話
劉秀枝/如果永遠有明天
劉秀枝/易被忽略的後循環腦中風
跑錯餐廳、記錯日期是失智前兆?名醫揭關鍵症狀
劉秀枝/突然的失憶,我失智了嗎?
劉秀枝/70歲後可以有怎樣的人生?
劉秀枝/憂心COVID-19?別忘健康生活型態這道有力防線
劉秀枝/現代銀髮族常超乎你的想像
劉秀枝/東西找不到?別怕!可能只是心不在焉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劉秀枝/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劉秀枝/想要讓腰圍變小 168間歇性斷食可行嗎?
劉秀枝/我愛健行:不僅有益身心,更是感官饗宴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劉秀枝/朋友有益健康:腰椎手術的領悟
劉秀枝/「川普總統也吃這個藥」
劉秀枝/從醫學文獻得出的三個「21世紀的長壽處方」
劉秀枝/樂觀心態有益健康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劉秀枝/防失智的「快樂食堂」
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劉秀枝/神經生涯教會我的事
劉秀枝/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更有益身、心、腦
劉秀枝/你按醫囑服藥嗎?
劉秀枝/沒醉倒,怎麼腦子一片空白?
劉秀枝/瘦身的聰明吃法
劉秀枝/做高階影像健檢 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劉秀枝/我的聲音怎麼如此蒼老?
劉秀枝/自珍自足 找回人生的從容自在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