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症狀多如變色龍──中風診斷不簡單
神經科醫師立刻安排腦部磁振造影掃描,發現左側大腦的顳葉和枕葉有大片缺血性腦中風,讓家人嚇了一跳。
醫師解釋,因為中風的部位不在大腦運動區,不影響陳女士手腳的活動功能,所以一般人很難察覺其中風,家人聽了稍微釋然。陳女士的左側顳葉病變造成失語症,所以陳女士才不了解家人說的話,也會把女兒的名字叫錯,不會算數也可能是聽不懂題目的關係。另外,左側枕葉病變造成右側偏盲,即右側視野缺失,因此餐盤只看到左邊一半,當然只吃左邊這一半的食物,就以為吃完了。
雖然中風的範圍很大,但陳女士本來就有腦萎縮,且已度過了中風之後最可能引起腦水腫的24-48小時,因此沒有生命危險,且症狀會慢慢進步。但要服用藥物預防再度中風,且照顧方式要因應改變,例如因為看不到右側的事物,要注意走路時可能會撞到右邊的人或家具,盤餐吃一半時把左右對調就可以繼續把整盤吃完。
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破裂所造成的突發性局部神經症狀,如一邊肢體無力麻木,臉歪嘴斜等,一般人以為診斷容易,那是因為中風部位常在大腦運動和感覺區域之故。如果中風部位在左側顳葉則出現失語症(無法了解別人的話語)、在枕葉則出現對側偏盲、在視丘則出現近期記憶受損,而在腦幹的延腦則出現暈眩、走路不穩和吞嚥困難,這些部位的中風都不會出現手腳無力的症狀,因此不僅一般人沒想到是中風,就是醫師有時也無法立刻診斷出中風。
因此有多篇醫學文獻稱中風的症狀如變色龍,多樣變化,不易即刻確診,尤其以在急診室為最。例如一篇發表於2017年4月《神經學》期刊的統合分析論文,分析1995-2016年間發表的23個研究中的15,721位急診病患,發現約9%的中風沒被立刻診斷;但是如果症狀較輕、難以定位腦部病變的頭暈、非肢體無力的症狀,以及暫時性的症狀,則中風沒被立刻診斷的機率高達24%-60%。
不僅中風症狀多如變色龍,有些類似中風的症狀一開始被診斷是中風,後來卻發現其實是癲癇、偏頭痛,以及內耳前庭功能不平衡等其他疾病,也佔了15,721位急診病患的7.3%。
中風的診斷既不容易,陳女士又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造成認知功能減退,不會適時正確的表達自己的病痛,更增加診斷的困難度,幸好家人細心觀察,才能讓陳女士順利接受治療。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劉秀枝/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劉秀枝/想要讓腰圍變小 168間歇性斷食可行嗎?
劉秀枝/我愛健行:不僅有益身心,更是感官饗宴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劉秀枝/朋友有益健康:腰椎手術的領悟
劉秀枝/「川普總統也吃這個藥」
劉秀枝/從醫學文獻得出的三個「21世紀的長壽處方」
劉秀枝/樂觀心態有益健康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劉秀枝/防失智的「快樂食堂」
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劉秀枝/神經生涯教會我的事
劉秀枝/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更有益身、心、腦
劉秀枝/你按醫囑服藥嗎?
劉秀枝/沒醉倒,怎麼腦子一片空白?
劉秀枝/瘦身的聰明吃法
劉秀枝/做高階影像健檢 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劉秀枝/我的聲音怎麼如此蒼老?
劉秀枝/自珍自足 找回人生的從容自在
劉秀枝/從衛教到醫病分享
劉秀枝/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小心別跌倒
劉秀枝/自體免疫腦炎─少見但可治療的疾病
劉秀枝/一時說不出名字:失語、失智,還是舌尖現象?
劉秀枝/幸好,是帶狀疱疹
劉秀枝/手腳不自主抽動,到底是什麼問題?
劉秀枝/遠離失智最給力三招:高教育、多動腦、終身學習
劉秀枝/善用生理時鐘節奏 活得輕鬆又健康
劉秀枝/我認識的醫師 幾乎都退休了
劉秀枝/醫師貴人哪裡找?
猜你喜歡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我急救的手,正製造一個活死人?那年聖誕節…我也曾心碎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潘懷宗/老藥新用!抗憂鬱症藥竟可治療攝護腺癌,副作用大減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張金堅/致癌、降生殖力!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從2面向減少毒害
黃達夫/從銀行衝業績 憂醫界道德危機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許金川/肝癌沒感覺 別等暴瘦才檢查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