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演算、客製化賦能 助長輩自主生活
長照與跨領域產業結合,AI、體驗行銷,讓服務更加客製化。
有長照新創產業招攬資訊、商管及醫事多元背景夥伴,利用AI電腦演算,替日照中心打造客製化的「賦能教案」;還有醫材行在第二代接班人打造下,完成評估、購買、維修一條龍服務的輔具園區,讓民眾買輔具後能適用、喜歡用、到習慣用,不再買了丟一旁。
個別演算 列出長輩學習單
盤古銀髮是擁有資訊、商管及醫事多元背景的新型長照公司,也是台灣首家可利用AI來演算長輩的生活賦能指標。營運長曾筱筠說,長照過去以身體照顧為主,但每個人衰老狀況不同,應「以人為本」來規畫客製化照顧。
盤古銀髮參考日常生活活動(ADL)等評估量表,歸納出感官刺激、情緒溝通、認知邏輯、粗大動作、精細操作和視覺空間等六大生活功能,再將各功能的數據資訊系統化。
只要由經過訓練的人員評估長輩的六大生活分數,再輸入電腦系統,AI就能立即算出六大生活賦能雷達圖,讓長輩或照顧者知道哪一項功能必須特別強化。
「這像一份健檢報告,但我們再把它變成一張學習單。」曾筱筠說,照服員可按學習單建議的課程進度來訓練長輩的生活功能,而一份學習單提供12周學習課程,12周後重新評估一次,再提供新的學習單,才能愈來愈進步。
該賦能教案的自費適用對象為亞健康至輕度失能長輩。盤古銀髮創辦人林偉正強調,「復能」和「賦能」不盡相同,前者屬醫療復健,在治療師的幫助下協助回復身體功能;後者是讓長輩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追求自主生活的能力。
與眾不同的是,盤古銀髮不一定提供直接的照顧服務,也將教案輸出給合作的日照中心或居家服務單位使用,雙北市已有部分日照中心與之合作。盤古銀髮同時設計「賦能寶盒」,內有職能治療師及心理師設計的遊戲,可搭教案使用。
輔具選配 一條龍評估服務
無獨有偶,台北市石牌地區近年出現一處輔具園區,由明陽來村第二代接班人陳達立打造。明陽來村原本是傳統醫材行,但陳達立發覺買輔具就像買眼鏡,消費者重視漂亮鏡框,若不喜歡,眼鏡就被晾在一旁,「輔具也是如此啊!」
為了提升輔具使用率,陳達立以「銀髮關懷」為出發點,先找朋友共同設計可愛且一目了然的各式圖表,包括功能分類表、情境示意圖和輔具建議表等,從文宣開始教民眾選配輔具。
此外,陳達立在同一條街展店打造「園區」,並聘物理治療師、送貨員和技師以提供一條龍的評估、體驗、適配、租賃、購買、安裝、配送和維修服務。去年再成立居家物理治療所,今年則簽約為台北市的B級長照複合型服務中心。
有趣的是,陳達立會和物理治療師拍攝影片或開臉書直播,由他化身主持人,請物理治療師說明輔具的正確使用觀念。因店址位於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旁邊,不少老師會帶著學生來參訪,並請他教學。
曾有一名媽媽告訴陳達立,她女兒因脊髓損傷需輪椅代步,但向他買了電動輪椅後就天天往外跑。他認為這是最好的讚美,因功能受限需輔具協助已經很辛苦,選配輔具只要辛苦一天就好,好好使用喜歡的輔具,可以幸福一整年。
專家解讀
長照產業化 民眾、照顧者雙贏
專家認為,長照發展有產業思維是好的,能透過市場機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能讓照顧服務產生工作價值。但也曾有學者憂心,長照產業化會忽略長者權益,政府針對長照住宿機構應有嚴謹規範,為品質把關。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長照產業化的優劣眾說紛紜,產業化的好處是企業會自己經營,只需要政府創造好環境與規範,無需將所有服務公共化。照服員也能從好的表現中增加收入或升遷,職業的價值也會產生,進而形成市場區隔。
此時,如果民眾不滿意服務某長照單位提供的服務品質,就可以選擇其他業者提供的服務,甚至願意自費購買其他單位的優質服務。
也有學者擔心業者會以利潤為導向,忽略長輩權益。陳亮恭坦言,這也是為什麼政府針對長照住宿機構做法人管理,就是怕業者因利潤低說收就收,把長輩丟了就跑。
不過陳亮恭認為,長照發展還是應該有產業思維,才會有多元發展,讓從事長照服務者有更好的職涯發展,也給民眾在政府提供額度以外的其他選擇。
只是,新業者投入不簡單,因長照服務設計仍是政府高度管制,要與民眾建立關係會有難度,況且民眾的長照服務選擇還有移工看護,建議業者不如先成為政府的長照特約單位,扎扎實實進入社區後,再進一步拓展特殊服務。
銀髮盤古創辦人林偉正表示,長照產業看似蓬勃發展,但投入者多是長照界自己人,哪裡有政府補助就往哪去,「那是不是政府沒補助就不用做了?」不應將長照服務只當作福利事業延伸。
林偉正說,常聽人說「年輕拿命換錢、老了拿錢換命」,但長照服務不能只用愛心來讓民眾認可,可以有更多元的專業和好服務來彰顯價值,有支付能力的家庭自然就會在自費市場上尋求更好的照顧,「只是太多人不知道從何找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用Line問長者量六力 檢測防失能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失能長者住機構 補助將提高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月付10萬找嘸看護 「老顧老」增多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疫下無援 照顧者苦撐
願景回響/疫情期間照顧者壓力倍增 衛福部應正視
願景回響/又見照顧殺人 疫情壓垮長照壓力鍋
願景回響/薛瑞元:提高機構補助 別用孝道綁架年輕人
有打有保庇 阿公阿嬤疫苗打好打滿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翻轉腳本/向外求援 原來家門外仍有愛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張慶光/晚霞依舊燦爛
長者進食易嗆咳 食物泥仍有風險
剪碎食物還是嗆到?台大醫院吞嚥專家出書助長輩享美食
長者邊吃邊咳吞不下 5種訓練有助進食
禁長照探視卻鬆綁邊境 家屬炸鍋:政府監禁弱勢長者
長者功能異常? 6大指標可評估
張慶光/山才爬一半 不要急著下山
照護成本增 「社區式照護」成趨勢
低溫來襲!住家仍要保持通風 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天冷泡熱水澡其實增心臟負擔 醫籲留意泡澡時間:就像泡湯一樣
阿嬤不用坐地上洗澡了 二手輔具助弱勢高齡身障生活
猜你喜歡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投身偏鄉行醫41歲腎衰竭 玉榮鄭吟豪獲妻捐腎完成移植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新冠邊境仍管制 疾管署照提醒猴痘44個高風險國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3類降血脂處方藥恐傷肝胰 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康復者宣言/夫妻確診 感受人情關懷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
不進辦公室就滾蛋?上班族最青睞混合模式占比升至73%
被小黑蚊叮癢又腫!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