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
罹患慢性病的老人家拔牙,最好不要在周五,以免萬一有狀況,周六、周日臨時找不到牙科醫師就診,此外,拔牙也要慎選「黃金時間」。
基隆市衛生所代理主任陳秋芳說,1名92歲的陳姓銀髮族參加衛生局的合家歡健檢,檢查出有高血壓、腎功能不佳等慢性病,衛生局請他到醫院看診治療,但他未就醫。
衛生所人員前不久家戶訪查時,家人說,老人上個月拔牙,回來後,傷口一直無法癒合,只能進食流質食物,最後要到醫院求診。衛生所人員發現,老人在拔牙時,並未告訴牙醫自己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牙醫師無法先針對其慢性病作適當處理。
此外,罹患高血壓的老年人最好早上拔牙,起床後服用高血壓藥物;糖尿病患拔牙黃金時間是上午10時,最好要吃早餐並先以藥物降血糖,降低感染機率;洗腎病患在當天洗腎後4小時內絕不能拔牙,避免造成休克或血流不止;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有服用抗凝血劑最好停用藥物4至5天,並先服用抗生素再拔牙,避免大量出血及傷口感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