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水腦症/這些案例都是水腦症
【元氣周報/本報訊】
編者按:這期「元氣收件匣」,讀者來信請問年邁父親的「水腦症」應如何治療。感謝台北榮總特約醫師、陽明大學兼任教授、榮總前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醫師為讀者詳細解答。
劉主任提到,一次失智症演講會後提問,「一位聽眾站起來分享他家人罹患常壓性水腦症,接受引流後發生一連串併發症的過程,讓我印象深刻。」
元氣也找出聯合報曾經刊出、有關水腦症的三案例,供讀者參考。
公道伯突變暴力男…
原本脾氣超好的江姓前議員助理,是鄰里眼中EQ超高的「公道伯」,有天他突然性情大變,出現自殘、摔東西、罵家人,甚至癲癇、大小便失禁,家人一度以為他中邪,送他到精神病院。
拖了幾個月來回醫院檢查,家屬發現他疑似中風,又想起他年初騎機車跌倒,曾出現癲癇症狀。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發現他的腦水變多、腦血管顱內血管狹窄;而腦灌注血流狀況,也出現大腦皮質血流變差現象,應是常壓性水腦。
經過腦室腹腔引流管治療,把腦水引流出來,病患已恢復正常,患者聽家人提起種種行為,大為驚訝,說什麼都想不起來,好像做了一場夢!
(記者張明慧2010.09台中報導)
腦室腹腔引流後 腹部脹痛
問:5個月前做「腦室腹腔引流手術」後,常覺腹部脹痛,且位置不定。請問做了上述手術,會不會因腹腔自體吸收引流水分過程不順,或其他原因導致肚子痛?(台中讀者)
答:腦室腹腔引流手術用來治療水腦症患者,用一根很細的管子,把沒法子循環或多餘液引流到腹膜吸收,減輕水腦症引起的腦壓過高。原則上,腦室腹腔引流手術後,應不會腹部脹痛,因為腦脊髓液是慢慢滴出來,不會像水龍頭流出那麼多水。
不過,因為腸子會蠕動,有些患者在術後一段時間,腹腔引流管可能會跑到不該去的位置,有可能因此出現腹脹現象。建議到醫院回診,透過X光檢查,確認引流管走向。
(記者陳惠惠2009.04報導)
水腦症少年 募69萬捐公益
17歲水腦症少年聶季賢,13年來身藏從大腦到腹腔的一根導流管生活,為了幫助更多重症兒童,從美國返台舉辦個人公益演唱會,募得69萬,捐給長庚醫院社會服務基金做公益。
「我也曾罹患重症,一直想有機會幫助其他病童走過難關!」聶季賢說,走過漫長治療路,才知與病魔搏鬥很痛苦。他身上的管子從大腦引流腦脊髓液,穿過脖子,沿著皮下組織一路往下延伸,直到沒入腹腔,他能清楚摸到,每天「提醒」著「別忘了自己幸運痊癒」。
聶季賢5歲發病,經常莫名其妙頭痛、嘔吐、頸部僵硬、走路搖晃,「腦袋愈來愈腫」,87年兒童節那天住院檢查,才知罹患水腦症。
(記者賈寶楠2010.08桃園報導)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一隨報附贈,24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迎接高齡社會 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以各式輔具推動長者自立生活
家有牙口不好的銀髮族 營養師傳授飲食小撇步
中風該怎麼復健?5招手臂動作訓練 在家就可以自我復健
做照顧工作會被看不起?碩士居服員:越少人願意投入,你就知道它非做不可
家庭醫師來我家!嘉義縣推動居家失能個案家庭照護
張慶光/為自己的老後負責
母親過世後,她終於能為自己而活!一張遲來的婚紗照,留不住青春卻留住了夢
銀髮族怕摔倒 可測肌肉量預防
高屏東獨老人數多 生活風險高
家人中風開銷要多少?他曝花費大嘆:不知這樣是在活什麼
家庭照顧者壓力大 社工師籲多愛自己一些
照顧90歲失智丈夫心累 奇美醫讓78歲的她喘口氣
長照住宿式機構少一構面不補助 陳時中:妥協空間不大
觀察站/穩住家庭 移工來源應多管齊下
人蛇集團嗅到商機…移工搶手 高價誘當黑工
印尼移工輸台大塞車 「現在要再等2到3個月」
限制印尼移工爆看護危機 彰衛生局建議申請長照2.0
醫病天地/老人家只吃粥 小心肌少症
父母沒照顧過我,為什麼我要照顧他們?諮商心理師給「假性孤兒」的自我照顧法
女性長照病床常供不應求 醫師:愛護自己從放空做起
每天洗澡有風險?專家:每年有將近2萬人因此喪命
為失智媽媽創業 科技人讓愛延續
「每個月給你錢,還照顧成這樣...」 最易惹怒家庭照顧者的十大困擾句
「由家人照護最好」是迷思!醫師:看護是專家的工作
護理之家1床難求 北市恐等4年
大學畢業就得照顧失智嬤 她靠據點找到工作兼照顧方式
24歲孫女獨自照顧失智嬤 笑談與老室友相處訣竅
缺床危機回響/腦傷等嘸病床 1個月換1醫院
張慶光/你「退」了 但是你知道如何「休」嗎?
老人跌倒率高 物理治療師兩招教你評估長輩跌倒風險
猜你喜歡
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基隆家扶無限期回收 棒球場有妙用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跌倒住院健康續惡化 前總統陳水扁母親94歲辭世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鍾沛君自曝長輩不贊成公布病情 兩原因讓她坦然說明
先蓋毛毯還是蓋棉被?哪種材質最保暖?專家教「三明治蓋被法」超溫暖
整理包/全台嚴重血荒!你也可以救人 捐血資訊一次查
美國牛舌驗出弓蟲感染 逾1公噸遭邊境攔截
掉髮、鼻炎好不了…這13種狀況都是鋅不足 醫師教你缺鋅吃什麼
扁媽跌倒後健康惡化病逝!「跌倒」為事故傷害死亡第2名,這5招預防
一張圖看國內血荒多嚴重 高雄捐血中心最慘
你是吃魚油、還是吃心安?營養師、藥師聯手提5大挑選原則破解選購迷思。
早退回台灣豬標章!「肉多多」出示巡檢單自證清白
院內感染+本土案例 醫院評鑑「今年評定了」估7月評鑑
台灣豬標章已查核2千多家 家樂福等60多家下架
外科醫師變網紅擁34萬粉絲!江坤俊寫診間日記:遺憾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不再遺憾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大甲高中校外教學爆群聚感染! 15師生腸胃炎3人感染諾羅病毒
市售豌豆莢、甜豆莢殘留農藥嚴重! 專家教「洗菜秘訣」別傻吃農藥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影/30年已捐上億 離島狂醫大病暴瘦今再宣布遺產全捐公益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豬肉儀表板資訊不透明? 食藥署回應了
「永遠的青鳥」詩人蓉子逝世江蘇老家 享壽百歲
全台還要冷5天!中部以北明冰封6度 下周又兩波冷空氣
朱俐靜淚訴罹患乳癌 初期痛到爬不起來:每天都崩潰
急凍用對暖暖包、電暖器嗎? 保暖NG行為原來這麼多
惹怒醫界 楊志良再批雙重標準
現在改變還來得及…日本安寧醫生的《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你也正在做?
人類的生命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堅強 台大醫施景中分享7個生命的奇蹟故事
霧煞煞…美豬到 「豬肉儀表板」掛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