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研究發現,DRG實施於老人髖關節骨折,雖急性期住院天數降低,看似替健保省錢,但出院後照護品質變差,精神用藥比例也增多,增加再跌倒風險,不利長照,照護支出恐更多。建議健保支付制度應「因病制宜」,同時注重急性後期照護的重要性。
陽明大學醫學院今天與東京大學醫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老年衰老、高齡用藥等領域,建立五年教學研究協定。陽大同時舉辦「台日高齡醫學研討會」,兩校發表過去高齡研究成果並進行學術交流。
身兼陽大高齡醫學科助理教授的北榮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即發表「健保支付制度對於高齡者健康的影響」研究成果,討論老年骨科住院在DRG同病同酬支付制度下的照顧成效。
彭莉甯表示,全民健保2010年在部分科別實施「診斷關聯群(DRG)」制度,盼降低財務支出。她研究利用健保資料庫追蹤2007年到2012年新發生的1.8萬名髖關節骨折老人,再以2010年推動DRG為切點,前後分二組進行觀察。
彭莉甯說,研究結果發現,老人家住院天數從10天降至8天,但長期生活功能並未明顯提升。
而且,老人髖關節骨折後,容易因疼痛出現譫妄及睡不著狀況,醫師會開立鎮定劑或安眠用藥輔助。研究結果也發現,DRG推動後,老人家的精神用藥比例反而增多,多重用藥下導致的再跌倒風險也更著增加。
「這是因後續的復健及照顧強度不夠造成。」彭莉甯說,以北榮平均80歲高齡的髖關節患者為例,跌倒前的日常生活功能(ADL )平均分數為84.5分,跌倒後掉剩20分,要避免失能影響生活,後續的營養、復健及疼痛控制都很重要。
彭莉甯說,醫院很快就讓骨折老人出院,卻沒在急性後期提供足夠的復健復能,功能難顯著提升。可見DRG制度雖能降低急性住院天數,但若沒將複雜疾病、共病數和失能狀況考慮在內,反而會使老人功能下降,不利長照。
陽大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說,日本是全球人口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台灣則是高齡化速度最快,加上歷史文化與地理因素,台日若能攜手共創亞洲健康老化模式或準則,比歐美連結更具意義。
陳亮恭舉例,長輩因慢性病常多重用藥,但用藥安全也常被忽略,例如止吐、止痛或肌肉鬆弛劑等抗膽鹼藥物。陽大研究團隊用健保資料庫研究證實,該類藥物會使老人家出現暈眩、嗜睡、口乾等症狀,增加急診、住院與失智風險。
陳亮恭說,日本政府重視老人用藥品質,以厚生省出版「跨專科用藥指引」,但台灣還沒有,值得我國學習。
此外,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執行長李威儒今也以新北市的調查結果估計老年衰弱症盛行率約5.2%,相當於每20名高齡長者,就有1人有老年衰弱的健康問題,常見發生於有多重共病、精神疾病及居住偏鄉的高齡長者身上。
陳亮恭說,目前老年身心衰弱還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但一般認為體重大幅度降低、走路速度緩慢、身體活動量減少、感覺耗弱乏力是明顯症狀。
陳亮恭說,過去陽大及東大就成功合作建立「亞洲肌少症診斷標準」,異於歐美的疾病定義,且進一步影響歐洲後續肌少症定義的修正。這次兩校合作也希望能聚焦,並提出適用於亞洲人的衰弱診斷標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