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老毛病加上小毛病,老人家看病,很少只看一科的。掛一科門診,從等著看診到拿藥,加上來回交通,通常都要耗掉大半天;如果一周掛兩個門診,不只累倒老人家,陪伴的家人也很辛苦。
台灣幾個大醫院這幾年陸續開辦「老年門診」或「高齡門診」,針對6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整合性醫療,醫師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問診,了解虛弱老人在身心方面已出現的病況和察覺潛在的問題,再提供整體治療計畫,讓老人家生活得舒服而有自信。
本期元氣封面故事,介紹北中南幾所醫院「老年門診」的特色,並祝福長者面對病痛,可以選擇更舒適更有尊嚴的就醫環境,不必再馬拉松式的這科看完看那科。
老太太骨折後 為何嗜睡遲鈍
案例一:82高齡有骨質疏鬆症的邱老太太,在浴室跌跤造成髖骨骨折,術後一直喊痛,在家屬的要求下,醫師開給嗎啡類止痛劑,加上她原本就有高血壓、糖尿病,多重用藥的結果,她的意識變得混沌,肢體動作也變得遲鈍,家人對於她的病況一直非常擔心。
直到有一天,邱老太太經人介紹下,到台大醫院掛「老人周全性評估門診」,醫師發現,老太太嗜睡及行動變遲鈍,應是止痛劑與其他慢性病用藥產生交互作用,經調整用藥後,精神變好了,笑容也回來了。
老先生沒食欲 暴瘦了5公斤
案例二:孫老先生最近3個月來,身體愈來愈消瘦,體重驟減5公斤,有時還會頭暈,讓家人非常擔心,以為得了癌症,直到就醫檢查後,排除罹癌的可能。
不過,醫師仍提醒家屬,老人家有輕微的營養不良,歸因於他的牙齒咀嚼功能退化,加上又有便秘,以致胃口不佳,直到醫師鼓勵他多吃含纖維食物以及多運動,食欲轉好,心情也變好。
每10位老人 約3人營養不良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晶瑩指出,許多老人家因為牙齒不好,裝假牙又不合用,以致咀嚼受限,如果口味選擇又比較特別,甚至因獨居或經濟問題而隨便解決三餐,有可能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出現營養不良、貧血等問題。
她說,平均每10位老人,就有2至3人因各種原因而出現輕度營養不良,如果在1個月體重減輕超過5%,或在半年內體重減少10%,也就是一個60公斤體重的老人家若在短時間減輕3至6公斤,家人切勿輕忽。
每天吃7種藥 注意藥物重複
台大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黎家銘表示,除了像邱老太太跌倒,還有孫老先生營養不良,這只是「老人症候群」的諸多普遍現象之一,其實還有行動功能退化、視力及聽力障礙、尿失禁、失智症或憂鬱症、譫妄,以及因罹患各種慢性病所衍生的重複用藥等問題,但多數民眾往往不清楚它的嚴重性,或以為是自然老化的現象。
以重複用藥為例,許多老人家早上吃了藥,過一會兒卻又忘記,於是又吃一次;另外還可能因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甚至常見的骨質疏鬆症,而且老人家多半不在同一家醫院看診,在跨科、跨院接受診療的情況下,勢必重複用藥。因此,他建議,家人若發現自己的長輩每天服用藥物逾7到8種,就要小心可能會有潛在劑量加重或藥物交互作用的危險。
【2009/03/08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