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星級環境 失智也能好命
蒙特梭利訓練應用在孩童與青少年教育已是世界聞名,若放到失智症領域,擷取其強調環境以及個人化設計。甄瑞興說,科學已經證實有效預防失智症要多動腦、多運動,但是該怎麼動?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方法。
小團體運動更有效 長者多2年好命
運動不要一個人動,小團體訓練的效果比較好,老人家互相學習,玩得開心;要根據每一位長者的需求、興趣、技巧和能力,設計個人化的訓練,簡單的說,老人家很會畫畫,就不要強迫他唱歌,增強還保有的能力;鏟雪是運動,用彈力帶也是運動,能改善循環都會有效果。
甄瑞興歸納蒙特梭利失智症認知訓練模式的重點,表示能為病患多賺2~3年「好」命,生活品質好一點,延緩失智症狀,也讓家屬照顧不那麼辛苦。
多存腦本 腦萎縮仍維持功能
甄瑞興說,曾經有位商界人士由妻子陪同來看診,他的認知功能評估分數很正常,看不出有哪裡不對勁。但因為妻子一句話「他不是我先生了」,透過腦影像檢查才發現,商人的左腦原來萎縮了三分之一。還有個病患退休後每天忙著插秧、種菜,只是常忘東忘西,經過檢查也才發現腦部萎縮,但還能做飯,在輕度失智階段。顯見平常多動腦、多運動、多社交「存本」,最好邁入熟年就開始動,即便腦部萎縮,仍然能維持功能。
甄瑞興用門診經驗與「運動即是良方」相互驗證,他與各方專家共同成立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並且設立學苑,聘用的是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等專業人員。12月他還將邀請「認知優能」- 蒙特梭利失智症認知訓練模式(DementiAbility:The Montessori Way)的創辦人Gail Elliot來台教學。
在乎他還有的 不在乎他沒有的
甄瑞興不諱言稍有經濟能力的長者,需要不同的環境。因此學苑走歐式田園風格,設計明亮,接待區遠望窗外便是大安區的綠樹群;化妝室使用的是英國頂級香氛Jo Malone以及顏色鮮明的色調,以讓長者能輕易分辨;更吸睛的是,休閒區猶如商務艙,躺上休閒椅望去的是藍天白雲的視野,這群來學苑的長者過去多是空中飛人、商務人士,因此「懷舊治療」用的道具不是火車,而是飛機。
甄瑞興笑著說,這是成就治療的一種,有些筆觸看來狂野,創作過程中已經達到舒緩情緒,長者會因為「原來我做過這麼漂亮的作品」,心情感到愉悅。「在乎他還有的,不在乎他沒有的」,甄瑞興說,別去在意他失去記憶的部分,要看看長者還有的能力,繼續訓練它。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翻轉腳本/向外求援 原來家門外仍有愛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張慶光/晚霞依舊燦爛
長者進食易嗆咳 食物泥仍有風險
剪碎食物還是嗆到?台大醫院吞嚥專家出書助長輩享美食
長者邊吃邊咳吞不下 5種訓練有助進食
禁長照探視卻鬆綁邊境 家屬炸鍋:政府監禁弱勢長者
長者功能異常? 6大指標可評估
張慶光/山才爬一半 不要急著下山
照護成本增 「社區式照護」成趨勢
低溫來襲!住家仍要保持通風 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天冷泡熱水澡其實增心臟負擔 醫籲留意泡澡時間:就像泡湯一樣
阿嬤不用坐地上洗澡了 二手輔具助弱勢高齡身障生活
加強肌耐力 銀髮族也需做重訓
75歲超狂阿伯伏地挺身、倒立都OK 1周5次這樣練
長輩春節出遊 防跌5要點
長輩「最常跌倒」地點曝光!超過一半都在這
張慶光/給高齡者安全回家的路
醫病天地/陪長輩玩鏡子遊戲 延緩失能
若要納長照 學者籲給移工後援
「服務表格化 失去溫度」 副市長變照服員不滿長照2.0
失聯移工5.5萬人 家庭看護最多
誰來照顧我爸媽3-2/勞衛各自研究 學者籲進入深水區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疫情輕症流感化 與病毒共存需把握「三大要點」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職場上聽過最噁心的話 網齊呼:能者多勞、共體時艱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女玩黏土彈琴 一家人居隔自娛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做好一切防護 保持樂觀心情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