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星級環境 失智也能好命
蒙特梭利訓練應用在孩童與青少年教育已是世界聞名,若放到失智症領域,擷取其強調環境以及個人化設計。甄瑞興說,科學已經證實有效預防失智症要多動腦、多運動,但是該怎麼動?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方法。
小團體運動更有效 長者多2年好命
運動不要一個人動,小團體訓練的效果比較好,老人家互相學習,玩得開心;要根據每一位長者的需求、興趣、技巧和能力,設計個人化的訓練,簡單的說,老人家很會畫畫,就不要強迫他唱歌,增強還保有的能力;鏟雪是運動,用彈力帶也是運動,能改善循環都會有效果。
甄瑞興歸納蒙特梭利失智症認知訓練模式的重點,表示能為病患多賺2~3年「好」命,生活品質好一點,延緩失智症狀,也讓家屬照顧不那麼辛苦。
多存腦本 腦萎縮仍維持功能
甄瑞興說,曾經有位商界人士由妻子陪同來看診,他的認知功能評估分數很正常,看不出有哪裡不對勁。但因為妻子一句話「他不是我先生了」,透過腦影像檢查才發現,商人的左腦原來萎縮了三分之一。還有個病患退休後每天忙著插秧、種菜,只是常忘東忘西,經過檢查也才發現腦部萎縮,但還能做飯,在輕度失智階段。顯見平常多動腦、多運動、多社交「存本」,最好邁入熟年就開始動,即便腦部萎縮,仍然能維持功能。
甄瑞興用門診經驗與「運動即是良方」相互驗證,他與各方專家共同成立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並且設立學苑,聘用的是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等專業人員。12月他還將邀請「認知優能」- 蒙特梭利失智症認知訓練模式(DementiAbility:The Montessori Way)的創辦人Gail Elliot來台教學。
在乎他還有的 不在乎他沒有的
甄瑞興不諱言稍有經濟能力的長者,需要不同的環境。因此學苑走歐式田園風格,設計明亮,接待區遠望窗外便是大安區的綠樹群;化妝室使用的是英國頂級香氛Jo Malone以及顏色鮮明的色調,以讓長者能輕易分辨;更吸睛的是,休閒區猶如商務艙,躺上休閒椅望去的是藍天白雲的視野,這群來學苑的長者過去多是空中飛人、商務人士,因此「懷舊治療」用的道具不是火車,而是飛機。
甄瑞興笑著說,這是成就治療的一種,有些筆觸看來狂野,創作過程中已經達到舒緩情緒,長者會因為「原來我做過這麼漂亮的作品」,心情感到愉悅。「在乎他還有的,不在乎他沒有的」,甄瑞興說,別去在意他失去記憶的部分,要看看長者還有的能力,繼續訓練它。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用Line問長者量六力 檢測防失能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失能長者住機構 補助將提高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月付10萬找嘸看護 「老顧老」增多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疫下無援 照顧者苦撐
願景回響/疫情期間照顧者壓力倍增 衛福部應正視
願景回響/又見照顧殺人 疫情壓垮長照壓力鍋
願景回響/薛瑞元:提高機構補助 別用孝道綁架年輕人
有打有保庇 阿公阿嬤疫苗打好打滿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翻轉腳本/向外求援 原來家門外仍有愛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張慶光/晚霞依舊燦爛
長者進食易嗆咳 食物泥仍有風險
剪碎食物還是嗆到?台大醫院吞嚥專家出書助長輩享美食
長者邊吃邊咳吞不下 5種訓練有助進食
禁長照探視卻鬆綁邊境 家屬炸鍋:政府監禁弱勢長者
長者功能異常? 6大指標可評估
張慶光/山才爬一半 不要急著下山
照護成本增 「社區式照護」成趨勢
低溫來襲!住家仍要保持通風 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天冷泡熱水澡其實增心臟負擔 醫籲留意泡澡時間:就像泡湯一樣
阿嬤不用坐地上洗澡了 二手輔具助弱勢高齡身障生活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照片曝光!國內首例猴痘確診患者 25歲男腿部密集冒痘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台首例猴痘男密切接觸20人變9人 疾管署解釋排除原因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世衛:猴痘疫情目前不構成國際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醫親揭女性小便「正確方式」 網驚:已經錯很久了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猴痘收治負壓病房「殺雞用牛刀」? 莊人祥:保護醫護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獨/疾管署曝天花疫苗庫存及到貨時程 專家提醒3基本功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陳肇隆院長醫療奉獻/從肝臟移植到Covid-19 跨域迎戰新病毒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