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四個6」密碼都記不住時,要如何守護老本?阿嬤的保險箱的真實故事
女兒回去探視時,看護跟女兒說:「太太,阿嬤到處掉錢,我在洗衣機裡、花園裡,好幾次撿到阿嬤掉的錢。」
其實阿嬤大部分的財務,已經由女兒接管,但是女兒仍然會在阿嬤身邊放一些錢。這一位女兒是我的大學同學,聚餐時無奈地跟我說:「雖然知道老媽喜歡聽電台宣傳,買一些又貴又沒效的健康食品,但老人家身邊還是要放一些錢,讓她能夠自由支配,否則會越來越不快樂。」
過去阿嬤會把女兒留給她的錢,鎖在梳妝台的抽屜裡,鑰匙隨身揣著。後來因為常常掉鑰匙、配鑰匙,阿嬤索性把這些千元鈔捲起來放口袋,放口袋的結果,也是跟鑰匙的下場一樣,走到哪、掉到哪,或是走到哪、忘到哪。
那一捲鈔票,數額也有好幾萬元,雖然外籍看護拾金不昧,但阿嬤如果掉在外面,或是掉在看護沒發現到的地方,嫌疑最大的看護,可能就要「揹黑鍋」了。
▍ 連傻瓜版的密碼,都背不起來
因此女兒專程去買了一個保險箱,女兒要求老媽把大部分的錢放在保險箱裡,小錢包裡只放二、三張千元鈔就好。女兒跟老媽說,小錢包裡的錢用完了,再從保險箱裡取,身上不要再放一疊鈔票了。
女兒認為這樣的安排,讓老媽仍然可以擁有支配金錢的權利,也能擁有財務安全感,至於小錢包裡的二、三千元,就算掉了、也不會太心痛。
但是女兒接著說:「保險箱剛買來的那一晚,真的完全被我老媽打敗了。」那一款保險箱,是各大飯店裡最常見的迷你款,為了能讓普羅大眾輕易上手,操作設計相當簡便。
只要輸入自己設定的四位數密碼,再按#字鍵,轉動旋鈕,就能打開保險箱。女兒一開始想說,設定老媽身分證的末四碼。「沒想到,我媽可以一口氣背出完整的身分證字號,但是要她只唸出末四碼,就是不行。」
於是女兒放棄用身分證末四碼來設定,改成老媽自己的生日。甄奶奶的生日是3月26日,要設定成「0326」,但是老人家就只記得住「326」,只輸入3碼的結果,當然打不開保險箱。
最後女兒設定四個重複的數字:6666,想說這麼傻瓜版的密碼,總會記得住吧。女兒反覆教了四、五遍,「沒想到才過一會兒,老媽就問我『密碼是四個6?還是六個6?』」
女兒只好無奈地跟母親說,「沒關係,你忘了密碼,打電話給我就行了。」
聽完老同學的敘述後,我提醒她,老人家可能有失智症的徵兆,建議要進一步就診確認。因為阿嬤可以記得住一長串的身分證字號,就是記不住重複的「6666」,表示遠期記憶尚未受損,但是眼前的短期記憶可能失靈了。
不過,這位老人家面臨的老後問題並不大,因為她有外籍看護來守護人身安全,有女兒來守護財務安全。但是老後如果沒有可信賴的親人,幫忙守住荷包、守住保險箱,又該怎麼辦?
▍ 不只生活自理能力退化,財務自理能力也會退化
女兒回憶老媽財務自理能力的退化之路。一開始是經常搞丟身分證,因為要重新申請,搞到戶政事務所的承辦人員都認得這位阿嬤了。
接著是記不住提款卡的密碼,乾脆設定成「123456」;後來甚至連「123456」都記不住,還寫在放提款卡的小皮套內側。
女兒說:「也就是說,誰撿到這張提款卡,誰就能直接提領了。」老人家的帳戶等於「門戶洞開」。阿嬤也意識到自己已經逐漸喪失管理老本的能力,於是託管給最信賴的女兒。
老本不用擔心被騙、被盜領。需要用錢、提錢,出一張嘴就好了,女兒會遵照指示,到ATM提領送來。
從大學認識到現在,我深知女兒的個性正直、善良,老人家可以放心託付全部的老本。但是女兒放下咖啡杯後嘆了一口氣說:「我媽有我可以託付,可是我以後能託付誰呢?」
▍ 行動支付年代,老人家的挑戰只會多、不會少
仍然是小姑獨處的女兒說,未來是行動支付年代,對提款機與提款卡的倚賴將會減少,家裡也不用再放一筆現金備用了:「但是老人家面臨的挑戰只會多、不會少。」
她拿出手機,畫面上有好幾個行動支付的APP,要用這些支付工具付款,第一關要先登入,登入密碼至少是6位數。
「光是『四個6』,就已經把我老媽搞昏了,不要說是六位數密碼了。」女兒抓住我的手說:「如果不是老媽的現身說法,我完全不會想到,我們老後還可能遇到失智症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你會連『四個6』都背不起來耶。」
我安慰她,沒有辦法用「密碼登入」,還可以用「刷臉登入」啊。女兒更是一臉驚恐地看著我:「天啊,你有想過只要有心人士拿著你的手機,對著你的臉刷一下,你還在對著鏡頭傻笑時,你的錢已經不知轉到哪裡去了?」。
跟老同學道別後,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家母也有一位老鄰居陳媽媽是獨居狀態。陳媽媽雖然有兒有女,但是兒子經常出國,女兒也嫁到城市的另一端,無法常常返家探視。
陳媽媽把身分證、健保卡、存摺等等,都寄存在家母這裡。我問母親,陳媽媽不是有媳婦住附近,為何不交給媳婦保管?母親嘆口氣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作家簡媜在《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一書中曾寫到:「能把身家性命、身分證、房地產權狀、存摺、印章、密碼、保險箱鑰匙,放一萬個心地交給兒女或媳婦保管、辦理......是一件常常被忽略、卻關乎安危與和諧的幸運之事。」
簡媜因為有照顧外祖母與公公的親身經歷,很早就意識到老後託付財務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本書的作者,顯然就輕忽了這道難題。
在《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這本書中,我瀏覽了全部的章節,都看不到關於財務自理能力逐漸退化的因應之道。
聽完「阿嬤的保險箱」的故事後,我也要來好好想一想,老後當「四個6」都記不住時,要如何保住自己的老本呢?

愛長照
愛長照提供最實用的長照資源補助、養生保健、疾病知識、心情支持等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有「銀髮照顧」的相關疑問,歡迎來「愛長照」了解更多!
》網站:http://www.ilong-termcare.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8525carehelper/?fref=ts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張慶光/從「博愛座」看高齡友善社會的建立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孝順」的道德枷鎖讓你身心耗竭了嗎?一表檢核你是否過勞
銀髮族健身房學重訓趨勢漸起 揮別弱殘形象
醫師:適當重訓有助老人減緩疼痛 降低跌倒風險
長照圍爐 94歲獨居奶奶好期待
社區健康前哨站降低疾病機率 遠離長照風險
自己的老人自己顧 社區醫療資源哪裡找?
走出診間 看見需要 社區醫療打造台灣的溫柔堡壘
外籍看護進不來!被照顧者申請長照2.0、機構入住增
78歲老婦腳底起超大水泡 家屬送醫才知是電暖器燙傷
被診斷出攝護腺肥大,包尿布外出有安全感 坦然以對人生不抱憾!
一連串生活改變與意外,被診斷阿茲海默症跟肌少症! 老老照顧 「返老還童」豁達面對
兄弟姐妹分了財產,卻不付照顧父母扶養費!我可以向他們要求分擔嗎?
長輩誤食暖暖包 失智協會籲經濟部禁白包裝加大字警語
迎接高齡社會 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以各式輔具推動長者自立生活
家有牙口不好的銀髮族 營養師傳授飲食小撇步
中風該怎麼復健?5招手臂動作訓練 在家就可以自我復健
做照顧工作會被看不起?碩士居服員:越少人願意投入,你就知道它非做不可
家庭醫師來我家!嘉義縣推動居家失能個案家庭照護
張慶光/為自己的老後負責
母親過世後,她終於能為自己而活!一張遲來的婚紗照,留不住青春卻留住了夢
銀髮族怕摔倒 可測肌肉量預防
高屏東獨老人數多 生活風險高
家人中風開銷要多少?他曝花費大嘆:不知這樣是在活什麼
家庭照顧者壓力大 社工師籲多愛自己一些
照顧90歲失智丈夫心累 奇美醫讓78歲的她喘口氣
長照住宿式機構少一構面不補助 陳時中:妥協空間不大
觀察站/穩住家庭 移工來源應多管齊下
猜你喜歡
陳昇證實罹口腔癌 不捨35年髮妻「和夫人還有約定」
罔腰向高市衛生局自承:實未懷孕、超音波照非本人所有
禁用於食品還用!查獲黑心寶寶米餅工廠近500公斤
嫌孝親費月給1萬太多!妻氣「公婆又不是殘廢」 網傻眼:自私
金莎要改名金莎「含餡巧克力」? 巧克力新制明年上路
植物人奇蹟式甦醒 創世台東院為他辦畢業典禮
你的降血脂藥吃對了嗎?藥師為你說分明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理科太太賣維他命 衛局將約談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貴婦茶品牌TWG檢出農藥超標 近300公斤遭退運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你打了嗎?醫師列7大成人所需疫苗備足完整抵抗力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接任關渡醫院院長 發展健康社區
院長講堂/聯新醫院長張煥禎 社區醫療20年落實雙向轉診,讓病人更願意到診所就醫
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比較安全? 專家曝背後真相:「這口味」最毒
罔腰自稱懷孕太荒謬 高市衛生局指傷害不孕婦女情感
藥品部分負擔至少40元?診所醫:三天藥才66元不符比例
醫師分享急診與鳳梨故事 玩笑稱「吃鳳梨一舉兩得」
植物油逾5%不准叫巧克力 正名新制111年上路
醫病平台/一定要插鼻胃管嗎?高齡病人和家屬與醫師間的三方對話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奈良美智訪台隔離期滿 檢驗陰性出關吃剉冰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不再放寬!3月起居服時數不足者照顧失智重症 少賺50元
我的經驗/不給下一代負擔 為自己做好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