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
帶小朋友上醫院、打針,是不少父母頭大的事,一旦處理不好,擔心影響孩童心理。歐美等西方國家早在50年前,就開始由醫護人員以外的專人,輔導孩童就醫。
兒童與成人大不同,進醫院常因害怕而大哭大鬧,不願配合治療,醫護人員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人力,才能進行療程。瑞信兒童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小兒胸腔主治醫師呂立表示,國外早有「兒童醫療輔導師」,協助兒童就醫,研究顯示,有此制度後,有三分之一的兒童不用再使用麻醉用藥。
呂立說,為了讓兒童順利接受治療,必要時會使用麻醉,但麻醉對孩童有一定風險,也增加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兒童醫療輔導師緣起1920年代,美國曾爆發兒童受到病毒感染,部分兒童必須隔離,長時間無法與家人接觸。多年後發現,這些曾受感染的兒童長大後,出現心理相關問題。1960年開始,有兒童醫療輔導師出現,直至今日,大多數西方國家,兒童醫院的每個樓層都會有兒童醫療輔導師。
國內也有兩名兒童醫療輔導師,方美祈是台灣首位赴美國取得執照的兒童醫療輔導師,目前在台大兒童醫院服務。她認為,孩童不願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多是因為不了解醫療行為,「只要用他們的語言解釋,孩子了解後,多會乖乖配合。」
她用教學布偶示範,一邊拿著醫療軟針管、砂布和圖卡等道具,和小朋友解說和複習,讓兒童熟悉接下來要做的醫療動作,或是陪孩子閒聊哈啦、用輕柔的聲音稱讚孩子,轉移兒童的焦慮、安撫其壓力。
方美祈說,國內並無兒童醫療輔導師證照,必須到國外參加學程、實習,取得執照。目前僅有台大兒童醫院及林口長庚醫院提供兒童醫療輔導師服務,多由醫院視情況分派輔導病童,呂立說,目前兒童醫療輔導師的服務經費由瑞信基金會提供,健保不給付,未來若有成效,將出版國內教材。
【2014/10/08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