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家長煩惱卻更多,連身高都講究,不少人會帶孩子去給醫師檢查。其實醫師觀察,大部分家長是太早就多慮了,其實只要在身高在生長曲線3到5%以下,或是除非有性早熟的症狀才需要來檢查。要注意的是,如果開始出現陰囊顏色變深,月經來潮等第二性徵,代表大約只剩下一年時間可以長高了。
馬偕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丁瑋信表示,有些家長主觀覺得孩子太矮,有的甚至要求自費打生長激素的,但其實孩子身高屬正常範圍,也沒有符合生長激素適應症的疾病,不需要白花錢。
丁瑋信說,家長可以參照孩子年齡的生長曲線,建議如果身高落在3到五5%以下,或是生長太慢(四歲到青春期前,一年長高小於四公分)、性早熟(女孩八歲前/男孩九歲前出現第二性徵),才需要就醫檢查。
亞東醫院骨科部兒童與矯正骨科主任藍宗裕表示,受到飲食西化、環境荷爾蒙影響,家長確實要注意性早熟的問題,因為一旦青春期開始,能夠長高的時間就進入倒數。藍宗裕表示指出,青春期性徵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在前三個階段可以說是快速長高的最後階段,腿和脊椎的骨骼都還會繼續發育。
藍宗裕指出,一旦進入性徵發育的第四階段以後,能繼續長高的時間只剩大約一年,而且只會在脊椎部分略為長高而已。在性徵發育的第四階段,女性特徵就是初經來潮,男性特徵則包括陰莖寬度增加、腺體發育,睪丸和陰囊持續變大、陰囊外部皮膚變黑。
丁瑋信表示,如果能從小注意飲食營養、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等生活習慣,青春期前後其實不需要特別做什麼改變,孩子都會健康成長。如果很想要趁青春期結束前再長高一波,藍宗裕建議,可以適度做一些讓骨骼乘載體重的運動,例如跳繩、打球、慢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