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嬰兒無法以言語表達身體不適,除了哭聲,父母不妨藉嬰兒喝奶的情況觀察他們的健康。中醫師陳贊文指出,如果孩子餵奶後有吐奶現象時,可能是中醫所說脾失健運,外邪所擾的徵兆,不能排除是胃炎、感染,或泌尿系統異常等不同因素所導致。
陳贊文醫師強調,嬰兒吐奶應有噴射狀的感覺,可能是胃炎、感染,或泌尿系統異常等不同因素所導致,但一般溢奶只是奶水溢出來,跟吐奶差異很大。若媽媽沒仔細觀察,分不清楚溢奶、吐奶的差異,醫師也可能因媽媽誤認為「吐奶」的敘述遭誤導。
陳贊文指出,臨床上還聽過有媽媽為了趕快餵完奶,將奶嘴的開口剪大,嬰兒根本來不及吞進快速流出的奶水,滿嘴都是奶,結果媽媽還以為是嬰兒「吐奶」。
醫師提醒,當奶水從嬰兒的口中出來時,家長需同時留意體溫、活動力、有無哭啼,是否有噴射狀,詳實的敘述有利於醫師更快速判斷。但是若小兒腹瀉伴隨發燒大於攝氏39度,或高燒持續不退。伴隨嚴重嘔吐,如噴射狀嘔吐。嗜睡不易叫醒或呼吸不暢或有喘促現象,最好立即送醫。有脫水現象者,尿量減少、皮膚乾燥無光澤、眼眶或囟門凹陷等情況時,也必須立即就醫。
如果幼兒已經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時,別一直餵流質食物。中醫師陳贊文表示,給予小孩需要咀嚼的食物,口腔功能發展才不會遲滯,臨床上有些孩童只吃流質食物,出現語言與吞嚥功能不如人的情況。
陳贊文提醒,咀嚼需要訓練,如非必要別老是給小孩吃流質食物,尤其千萬別因怕小孩子消化不良就只給小孩流質食物。除非病人已經因嘴部肌肉功能退化,無法用力咀嚼,很難恢復,不得已才能只給予流質、半流或類的食物。
如果咀嚼功能尚存,家人可利用調理剪刀,將較大體積的固體食物剪成較細碎質地,至於半流質餐則適用於沒有牙齒,咀嚼有困難的民眾。做法是把食物經研磨機擊碎後,加入稀飯、麵條,成不需或稍加咀嚼即可吞嚥的飲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