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衛福部教你4招守住理智線
今天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衛福部於臉書上分享4招,讓家長在情緒失控前,守住理智線。
4招守住理智線 正向教養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面臨工作、經濟、生活等各種壓力,再加上照顧小朋友非常辛苦,照顧者在管教時可能因一時情緒失控而做出自己事後會後悔的行為,傷害了孩子。瀕臨理智線斷裂的照顧者們,你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在失控之前,不妨先試試這4招:
●第一招「深呼吸-恢復冷靜」:
透過深呼吸,冷卻自己即將爆炸的情緒,避免因為情緒失控動手打了孩子。
●第二招「引導孩子-嘗試溝通」:
家長對孩子感到不滿或覺得負面的行為,透過溝通與引導、示範,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也讓孩子從正向學習中成長。
●第三招「暫離場-請家人協助」:
如果覺得自己的情緒短時間內無法冷靜,可以請家人協助照看孩子,自己可以先行離開現場,以免再起衝突。
●第四招「解困境-尋求外援」:
疫情期間被各種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家長,可以撥打「紓困專線-1988」或「福利諮詢專線-1957」尋求經濟上的協助,也可以撥打「安心專線-1925」來舒緩身心壓力唷。
衛福部小編提醒,防疫期間除了注重個人衛生外,也要「正向防疫」,請各位照顧者們和小寶貝們也要保持正向愉悅的心情相親相愛喔。
正向教養,從何開始?
而衛福部也於另一則貼文分享要從何開始「正向教養」,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以及「同理心」,不靠威嚇或是羞辱來控制孩子,而是以情感連結與動機培養,讓孩子懂得自律合作,並且親子間加強親密與支持性。可以這樣開始:
●尊重孩子的身體
●不隨意對孩子貼標籤
●避免羞辱式比較
●同理孩子情緒,協助連結原因,將情緒命名
●理解孩子很多事都在練習階段,用鼓勵代替責罰
●孩子搶玩具時,解釋行為原因,培養同理心
●事前說楚「具體說明」對於孩子的行為規範,如「出門要用走的,跟爸媽手牽手;看到想看的,要先跟爸媽說才能去看」,而不是說「出門要乖乖的」,孩子不懂乖的定義。
●尊重、同理心是正向互動的源頭
正向教養當然不只這些,而不同的個案也會有不同的狀況,方法也會有差異,但相信「尊重」這個觀念是通用的。
衛福部小編提醒照顧者,不用一下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覺得不馬上做到不行,也不要因自己不小心有點失控而感到灰心;不管是大人、小孩,永遠都在學習,最重要的是秉持著「同理心」、把孩子當成一個個體「人」尊重,一天一點一點的進步。
照顧和教育孩子不是任一方照顧者單一的責任,互助合作,以尊重為出發點,才是最棒的!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劉墉給父母的一堂親子課:如何教出「哈佛碩士兒子」的自制力?
台灣青少年上網時間是運動的4倍 逾1成交網友
李李仁:「對不起,我也會趕快長大」支持女兒做自己,成為父母這條路上我們都在學習
小孩都不說話怎麼辦?5個引導孩子語言的方法
隋棠聖誕節讓三位孩子體恤聖誕老公公 笑稱:每人只可以許一個願望
滑步車競賽有助抗壓性?醫:訓練要適度
孩童3C成癮 可能是父母愛「滑」惹的禍
醫病天地/注意!動作不對稱 影響孩子成長
離婚兒/父母逼選邊 小哲尿床、要人餵
用弟弟、妹妹稱呼私處不尷尬? 心理師反對:給小孩錯誤認知
郭子乾用星座教養法當心機爸!獅子座兒子被讚美.就算能力不足也會衝
兒子從「夜店王子」到自創品牌 美妝父子,從對立到對話!
孩子說謊別打罵 專家:獎勵誠實效果更好
金曲最佳新人持修:放棄台大追夢,過程「被很多大人用夢想欺騙」,全世界只有爸媽支持!
一位明星國中女孩的自殺現場:沒有遺書只有裝滿保溫瓶的背包?資深警察揭「真相」,爸媽無言...
健康醫點靈/孩子靜不下心?先讓他動一動
睡不飽!3成青少年常喝提神飲料
孩子叛逆很正常 醫生:小孩持不同意見才能獨立
專業觀點/充分蒐集資訊 再決定未來
我的經驗/設想孩子未來 別給太大壓力
孩子提前發育長高 日後恐矮人一截
「你愛的是孩子,還是面子?」心理師:親情不是有條件的愛,別當孩子一腳跨在窗台上才後悔!
幼兒看網路影片 科大:恐模仿不良動作
找有錢的還是會疼你的?如果你有女兒,一定要告訴她擇偶的三件事
何妤玟曾想為前夫拚個兒子 公公一句話開導她「生女兒的幸福」
超恩愛夫妻卻因有了女兒「變了」!辛龍超級「女兒控」,劉真看到傻眼
孩子吃退燒藥騙過校門體溫檢測?醫:非常沒公德心!
老師努力把遲緩兒教成正常生 反遭母怨:補助津貼沒了
「媽媽今天不在家...」每天遲到被處罰也總是笑笑的孩子,沒遲到的那天為何哭了?
零食當獎勵 小心影響孩子健康又降低學習力
猜你喜歡
三歲前的重要營養素 2步驟養出最強寶寶
皮膚過敏兒小心休克 過動風險也大增
醫病天地/劇烈胸痛 孕婦主動脈剝離救回
老公體驗媳婦苦,回娘家陪產住不到3個月就崩潰!
劉墉給父母的一堂親子課:如何教出「哈佛碩士兒子」的自制力?
婚前必看!能坦承談錢不尷尬 伴侶至少討論過5金錢問題
李李仁:「對不起,我也會趕快長大」支持女兒做自己,成為父母這條路上我們都在學習
婆婆幫坐月子 竟提議「產婦睡客廳」網怒: 鄉土劇走出來的嗎
小孩都不說話怎麼辦?5個引導孩子語言的方法
台灣青少年上網時間是運動的4倍 逾1成交網友
秋冬腸病毒比例仍緩升 當心幼兒嘔吐為腸胃炎
父照顧腸病毒女兒 沒洗手抽菸竟也染上腸病毒
男嬰膝蓋細小疹子 醫:小心腸病毒
影/男童膝蓋細小疹子 醫師提醒腸病毒冬天悄悄來
隋棠聖誕節讓三位孩子體恤聖誕老公公 笑稱:每人只可以許一個願望
滑步車競賽有助抗壓性?醫:訓練要適度
腸病毒傳染力強 父照顧小孩沒洗手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