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關次數、擺放位置都有差 讓冰箱更省電的5個小技巧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性愛/ 愛情診療室

同性之戀/孩子出櫃了 父母卻躲進櫃子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何定照、陳惠惠/報導,諮詢/振興醫院臨床心理師劉怡君】

早期看同性戀,比較站在疾病觀點,現在早已擺脫疾病包袱,視為天生傾向。但即使如此,同志還是要面對外界眼光,且礙於法令,國內同志婚姻尚未合法化,很多權益無法受保障,就拿手術同意書來說,「另一半」就無法以家人身分簽署,也無法認養孩子,若想傳宗接代,也是一個問題。

強烈扭轉 壞了親子關係color="0074ad">

臨床諮商曾遇到很開放的父母,學習面對、接受子女特殊性傾向,甚至勇於面對親戚好友眼光,撐起外界的壓力。

同志出櫃,兄弟姊妹通常較能接受,他們最在意的,還是父母的反應。因父母扮演的往往是對錯論斷角色,家長堅決反對,對子女來說是一種壓力,覺得自己做了對不起父母的事,內心出現衝突。

得知子女交往對象為同性,多數父母難免震撼不已,但解套方式不該是試圖改變子女性傾向,而是學習如何面對及接受,才不會「子女出櫃,父母反被推進櫃子裡」。

愛慕同性 不必急著導正color="0074ad">

面對青少年子女的同性戀傾向,父母也不要操之過急,一般人通常要等到25歲以後,性傾向才會確定。青少年可能出現假性同性戀傾向,父母應學習以更多元觀點看待孩子,而不是一心只想導正。

心理師劉怡君擔任臨床諮商工作15年,她說,隨社會愈來愈開放,同志諮商內容也有些許轉變。社會眼光的壓力雖仍存在,但與異性戀一樣,同志也會有與伴侶相處的問題,以及找不到合適對象的煩惱,尤其是較不願在「T」、「婆」角色間互換的同志,也會困擾,不曉自己的另一半何處尋。

同性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