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就該少吃? 改善肌少症 你該這樣吃!
若老年人單純只有肌肉質量降低至標準以下,即為「肌少症前期」;若低肌肉質量再加上低肌肉強度或低身體功能表現,即為「肌少症」;若三者都存在,即為「嚴重肌少症」。
肌少症的成因
除了隨著年紀增長,本就會造成肌肉流失外,其他尚包括:
●老化造成的神經肌肉變化,如運動神經元減少、周邊神經髓鞘受損、神經肌肉交接處突觸減少,以致肌纖維數目減少。
●老化相關的荷爾蒙濃度及敏感度的改變:如生長激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胰島素的減少及胰島素抗性的增加。另外,維生素D的減少亦與肌力的下降有關。
●發炎物質如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1、介白素-6及C-反應蛋白的產生。
●營養相關的變化,主因於蛋白質和能量的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
●活動量減少,甚至臥床或不活動造成的肌肉流失。
由於導致肌少症成因除了隨著年紀增長造成流失外,尚包括蛋白質和能量的攝取不足及活動量減少,故預防及治療肌少症多以營養補充及阻抗性運動為其首選方式。
改善肌少症 該怎麼吃
蛋白質攝取量須達到1.2-1.5 g/kg/day,且攝取的形式應該以早、午、晚三餐每餐25-30克優質蛋白質,意即高生物價蛋白質為佳,其內含九種必需胺基酸,攝食後即可獲得足夠的必需胺基酸讓身體使用,而大部份的豆魚肉蛋類和奶類及其乳製品當中內含之蛋白質均為高生物價蛋白質(high biological value protein,HBV protein),建議須補充足量,以使肌肉蛋白達成最佳合成效果。若是素食者,可食用豆魚肉蛋類當中的豆類食物,即黃豆製品,包括:豆漿、豆腐、豆干;至於全榖根莖類也是含有蛋白質,但其內的植物性蛋白主要為低生物價蛋白質,意即缺乏特定的必需胺基酸,無法讓我們獲得種類充足的胺基酸來達到身體所需,因此不建議以低生物價蛋白質當作主要抗肌少症之飲食原則,因為其一份量為1/4碗飯約只含有2克的低生物價蛋白質,但卻有15克的醣類,若是老年人希望僅以此類食物獲得足夠蛋白質,將會攝取過多醣類,且會導致越吃越胖,又不易得到較佳的數量及質量的蛋白質,使得肌肉蛋白越不易生合成。此外須切記,不要一次性攝取大量蛋白質!因為一次攝取超過30克的蛋白質對肌肉增生並無額外助益。
其中乳清蛋白為高生物價蛋白質,可引起血漿胺基酸濃度顯著且短暫的增加,進而造成餐後蛋白質合成增加,而其中內含的白胺酸也被視為能夠增進蛋白質的生成和減少其被分解,其是透過刺激mTOR(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並使其磷酸化提高活性後,造成兩種主要目標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分別是S6K1(S6 kinase 1)與4EBP-1(4E binding protein-1)進而產生肌肉蛋白。至於維生素D補充劑也已被證明能夠改善肌肉力量和步態,特別是在老年患者中。隨著年紀增長,皮膚無法有效合成維生素D,而腎臟較少將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激素,導致其愈趨減少。而補充維生素D進而改善肌少症相關指標,主要是因其可透過結合肌肉細胞核內之維生素D受體(VDR)進而促進肌肉蛋白生合成。至於阻抗性運動訓練,若體能狀況較佳,可至健身房照著專業的教練或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做適當的阻力訓練,若是在家也可使用彈力球,站立時墊腳尖,或可拿裝滿水的保特瓶當作小啞鈴訓練,也可使用彈力帶運動,此為一種具有伸縮能力材質的運動器材,可提供阻力、加強肌力的功效。
老了就該少吃? 錯誤觀念肌少症上身
然而若在疾病初期發現手腳力量愈趨減弱,或隨者某些長者怪異的觀念,「認為老了就更該少吃」,進而使其體重愈趨減輕;走路速度越來越龜速等等症狀,一昧認為是自然老化過程而輕忽,您的肌肉可能流失嚴重而至肌少症已找上自己而不自知!建議可至具生物電阻抗分析儀或雙能量X射線吸收儀及握力機之醫療院所進行檢測。

亞東醫院
亞東醫院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牛轉乾坤功夫拳 打下扎實新年
癌症、慢性病和失智症哪項最能補救?專家的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想健康長壽,減脂好還是增肌好?40萬人調查揭曉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0年偏頭痛,靠運動不藥而癒!70歲的他透露:這樣才能越活越青春
最簡單的抗老祕訣!葉金川走遍世界, 靠「登山」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中年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降低2%至5%! 醫: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中年發福
日行一萬步、地中海飲食...原來「4大胸腔內科名醫」靠這4方法清肺毒、養好肺
「大雪」陰冷潮濕,疾病好發!通氣血舒緩關節腫痛
60歲看起來像40歲!吳明珠中醫師善用8養生法,快樂度過更年期
為什麼當你超過五十歲後 該將運動視為一項「工作」?
吃得健康、每週運動6天是「成功的老化」祕訣嗎?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猜你喜歡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不要的牙刷清磁磚?省過頭小心越掃越髒!家事職人教11種「超省時妙招」一次清除髒污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1瓶抵12瓶」理科太太賣維他命功能誇大? 食藥署要查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1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暴利」故事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愛健身、注重飲食的物理治療師 不到30卻罹關節炎 她省思: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我這樣拉筋的感覺是對的嗎?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暖身伸展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基隆常見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