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摘自高寶《藥膳師的生命力餐桌》,作者麻木久仁子】
身體的不適,可能是季節造成的
「最近好像經常感冒」
「這一陣子都睡不好」
「會不自覺感到焦慮」
大家之所以會出現這些不適症狀,或許是因為季節的關係。
假如是直覺敏銳的人,恐怕早已察覺出自己「總在季節交替時感冒」了吧,而這其中是有確切理由的。
中醫認為每個季節分別有外來的「邪氣」,也就是會讓人體產生病痛的負能量。
比方說,秋天會有使用了「乾燥」的「燥」字的燥邪。在這種邪氣影響下,秋天乾燥的空氣會導致支氣管虛弱,皮膚也容易變乾燥。
春季則有如同風一般揚起的「風邪」。由於春季是個像風一樣變幻莫測、不穩定的季節,因此也是容易讓人時而心情焦躁,時而鬱鬱寡歡的季節。
我們人類終究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中醫形容這種狀態為「天人合一」,而這句話也有「天和人要和諧相處。順著大自然並與之共生乃是必然」的涵義。
氣候以及環境等「身體以外」的事物無法靠自己改變;不過,「身體內部」卻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說,那些讓人體生病的邪氣是可以透過飮食來解決的。因此,必須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發生哪種不適症狀,以及身體的哪些功能容易變差,先思考「在這個季節要注意這點」再挑選食材,才能讓身體有本錢戰勝邪氣。從下一頁開始,會附上每個季節身體哪一處容易虛弱的一覽表,讀者可以拿來和季節及自身狀況對照閱讀。
當然,除了季節,體質與當下的身體狀況也可能是造成不適的原因。
春夏秋冬,身體的哪個部位容易虛弱?
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肝、心、脾、腎、肺這五臟所構成的。這裡的「五臟」,不光是西醫的肝臟和心臟等內臟器官,還包括了「會與人體機能或影響相對應」的概念。大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太好理解,但只要想像五臟與自然的關聯,就能漸漸抓到那種感覺。請大家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產生的不適症狀,以及該季節容易使五臟產生的負擔,再當作每天飮食的參考吧。
春
容易情緒不穩的「風邪季」
春天是為漫長的冬天畫下句點,新芽紛紛破土萌發,代表成長的季節;另一方面,就像「春天第一道溫暖的南風」般難以預測,此時也是個容易心神不寧的季節。沒有固定型態、大幅擴散、、隨風飛揚、變幻無常正是春季的特徵。
容易疲弱的五臟:肝
肝負責控制血流和血量,能夠促進消化機能、有效代謝水分,以及調整精神。肝要是疲弱,就很容易情緒不穩或心情鬱悶。
梅雨(長夏)
沉重倦怠又濕漉漉的「濕邪季」
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天上降雨讓大地獲得滋潤,作物得以茁壯成長的時節。此時的濕氣會導致循環變差,因此也是身心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的季節。
容易疲弱的五臟:脾
脾負責腸胃等消化器官的運作,例如讓經過消化吸收的營養在人體內循環,或是讓水分正常代謝等。對濕氣無招架之力,容易在季節交替時出現不適。
夏
身心都備感焦躁的「暑邪季」
氣溫升高,非常炙熱的季節。植物綠意盎然、生長茂盛。此時也是容易因為暑熱而汗流浹背,造成水分和生命力流失的季節。
容易疲弱的五臟:心
中醫指的「心」,不只是心臟,也和腦部以及自律神經有關。心主掌精神與意識,負責造血並讓血液循環全身。心情緊張睡不著、多夢、氣色不佳,都代表心的功能虛弱。
秋
天乾物燥的「燥邪季」
天空澄澈、農作物開花結果閃耀著金色光澤的豐收季。此外,此時會颳起乾燥的風,讓空氣也跟著變乾。順道一提,這時也是事物出現重大變化的季節。
容易疲弱的五臟:肺
只要從鼻子吸氣,外界的空氣就會透過呼吸器官進到肺裡。由於三不五時就會接觸到外來的邪氣,本身相當敏感脆弱,極度需要滋潤。肺如果虛弱,就容易出現皮膚乾燥,或是喉嚨痛等呼吸器官不適的症狀。
冬
收縮、僵硬的寒邪季
變得寒冷,整個自然界的活動都靜止下來的季節。此時會冷到讓人縮起身體,連動都不想動,導致循環遲滯。
容易疲弱的五臟:腎
腎又被稱為「生命力的寶庫」,主掌生殖、成長、發育。「先天精力」就是從這裡提取的生命力,而可藉由消化吸收獲得的「後天精力」也積蓄於此。腎是年紀越大越需要好好照顧的部位,一旦變虛弱就會導致老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