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可提高大腸癌生存率?醫:每天喝4杯效果更好
近日很有趣,我閱讀9月17日,一篇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 叫“JAMA Oncology” ,其主題是:喝咖啡和晚期或轉移性大腸癌的存活關係
這項分析的數據來自著名的CALGB/SWOG 80405試驗, 試驗中“晚期大腸癌”患者喝的咖啡,不管有沒有咖啡因,莫咖啡飲用量都與患者的總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疾病無進展存活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 PFS)是有相關性。
早期的研究 ( 2018年 )
我好奇的看下去,原來早在約2018年,就有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Gastroenterology ”研究顯示 :
對於那些沒有進展到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階段的腸癌患者,每天至少4杯咖啡就與患者死亡風險顯著下降有關。
這個研究是依據1599名,是大腸直腸癌 第一~第三期 ( Stage I, II , III ) ,“早期癌患”者,做喝咖啡的習慣調查。
1.每天4杯咖啡,可以降低52%的癌症死亡率、也降低了30%全疾病死亡率。2.有咖啡因或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毎天至少2杯咖啡以上,也可以降低死亡率。
3.得癌前,少喝咖啡(每天少於2杯),和得癌前,多喝咖啡(每天2杯以上),那些平常就已經習慣每天2杯以上,比少喝咖啡的人,有更好的存活率。
太好了,我可以天天喝咖啡了...
這次研究 ( 2020年 )
本次分析總共列入了1171名“晚期有轉移的大腸癌”患者,超過四分之三的患者有每天喝咖啡的習慣。
總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 OS)
從研究的存活率(OS)數據來看,每天多喝一杯咖啡,平均與患者死亡風險相對下降【10%】有關。
有63名患者每天至少喝4杯咖啡,這些患者的中位OS達到了39個月,明顯比試驗總人群的29-30個月更好,死亡風險相對下降了【36%】(HR 0.64)。
疾病無進展存活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 PFS)
相對而言試驗中患者的PFS,與咖啡飲用量的關係要稍弱一些,但每天至少喝四杯咖啡,仍然與患者疾病無進展或死亡風險相對下降22%(HR 0.78)有關,換算一下的話,一杯咖啡對應的PFS風險相對下降大概是5%。
這些OS 、PFS 都達到統計學顯著差異
有無“咖啡因”的影響
喝的咖啡是否含有咖啡因,似乎並不會影響效果。 每天至少飲用2杯無咖啡因咖啡的患者,與至少飲用4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患者,風險下降幅度基本相同(OS HR=0.64/0.66)。
為什麼咖啡可以下降死亡率?
科學家們盯上咖啡和大腸癌的關係,可能咖啡因有著「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等多重功效,也正是這些功效讓咖啡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發病風險。很多理論如下:
1.多酚咖啡酸 ( Polyphenol caffeic acid )
硏究人員使用多酚咖啡酸做試驗,發現可以抑制大腸癌轉移的機制。
2.咖啡豆醇( Kahweol )
這是在阿拉伯咖啡豆發現的抗氧化物質。這種物質可以破壞訊息傳導和轉錄的激化蛋白的3( STAT 3 ),使得癌症的新血管生成無法進行。
3.類黑素 (Melanoidin )
咖啡中的類黑素,可以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 ( Matrix metalli proteina se ),使癌細胞無法生長。
4.高胰島素狀態
低胰島素狀態的糖尿病患者,會提高大腸癌的死亡率。因此專家認為身體內的高胰島素狀態,可以使癌細胞擴散變慢。喝咖啡,使體內會分泌多胰島素狀態,這些高胰島素狀態也使人體的發炎反應降低,也使癌化機會降低。
5.雙萜化合物
咖啡醇(Cafestol)及咖啡豆醇(Kahweol)為一種雙萜化合物,常見於未經過濾的咖啡中 天然的興奮劑咖啡因(caffeine)這兩種物質可能有穀胱甘肽 ( Glutatheones ) 、抗氧化效果,但也有增加膽固醇的副作用。咖啡濾網可過濾大部份的cafestol和kahweol,使其不至於存留在飲用的咖啡中。
仍不能把咖啡當藥喝
本次研究作者,哈佛大學癌症研究院助理教授Kimmie Ng表示,雖然分析只能證實喝咖啡與晚期腸癌患者死亡風險下降的相關性,如果推薦患者,把咖啡當藥喝,還有點太早了,但仍可以認為喝咖啡,至少在本次研究是「有益無害」的。
看完此文,喝咖啡去嗎?走,我們一起去
※資料來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article-abstract/2770262 Association of Coffee Intake With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September 17, 2020
※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黃軒
醫學博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是一名專欄作家。 著有《肺癌診治照護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因為愛,讓他好好走》、《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
●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ooihean/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感染新冠康復後還需要接種疫苗嗎?重症醫這麼說
打疫苗暈針怎麼辦?醫教如何察覺暈針前兆及預防
不是有症狀者才有?醫:無症狀感染者也會有新冠後遺症
越年輕副作用越強?醫列6點BNT疫苗須知一次看懂
外出該戴手套防疫?醫駁斥:戴手套更易傳播病毒
解封後病例數還會增加?醫:肯定會,2指標是防範重點
比利時婦染2新冠變種逝 同時染2種變異株可能嗎?
如何減少接種疫苗後肌肉疼痛?3種方式能有效緩解
對外送食物包裝狂噴酒精消毒?醫教你一招更安全
不只抗新冠!醫:將有3種mRNA疫苗問世預防疾病
為何共用電梯易被感染?醫:不是不碰按鈕就沒事
當疫苗接種率達成群體免疫 新冠仍流行該怎麼辦?
食物不會傳播新冠病毒 重症醫:該注意的是這件事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醫:使用抗原快篩工具有條件
量額溫準確嗎?重症醫曝最接近身體真正溫度量法
高危險族群是你?醫揭患新冠易重症的慢性病排行
避免到院前因隱形缺氧死亡 重症醫:注意2個關鍵
為什麼連續多日出現死後確診病例?重症醫解惑
居家防疫讓壓力鍋爆炸?醫籲當心新冠壓力症候群
急診醫替患者插管染疫 醫嘆「與死神最短的距離」
重症患者的一線生機 醫揭川普也用過的雞尾酒療法
病毒為什麼容易在傳統市場爆發?醫曝4原因是關鍵
台灣重症和死亡數會一直升高嗎?美國經驗曝關鍵
如何偵測輕症或無症狀者病情惡化?重症醫曝關鍵
社區傳播大爆發怎麼辦?醫曝降死亡率最有效方法
為什麼新冠患者易猝逝家中?醫曝輕症或無症狀仍死亡原因
為何疫情爆發時衝大賣場不明智?醫曝大賣場中最危險區域
為什麼本土病例數每天都在增加?醫師曝關鍵曲線
成員3人以上容易產生家庭傳染!醫師教如何防疫
社區傳播期間哪些活動有風險?醫:一定要戴口罩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