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生命尾聲 該吃營養的食物還是病患想吃的食物?
【文、圖/摘自積木《生命與味覺》,作者辰巳芳子】
最後的一口要吃什麼
當時,田村先生說了下列這一段話。
據說有一名病患在癌症末期引發腸阻塞,點滴加入類固醇,拔掉了尿管。病患問道:「什麼都可以吃嗎?」當聽到「什麼都可以吃」的回答之後,該名病患說道:「我想吃鮒壽司(譯註:鮒魚醃漬發酵製成的壽司)。」田村先生於是真的拿出鮒壽司,該名病患早中晚吃了三次鮒壽司。結果,原本的浮腫消失,也可以排便,甚至恢復到獲得可以暫時返家休養的許可。
真是不可思議,食物與生命的關係。從事緩和醫療的所有人都統一口徑如此說道。
就算是吃不下東西的病患,如果是以前吃過的懷念滋味就可以吃得下。我們總是會推薦病人吃營養學上認為是好的東西,但這個例子讓我重新認識「食物的偏好、味道,是屬於個人的領域」。
其他的醫生也如此說道:
「食物擁有許多從營養的角度所不能測量的層面。擁有引發人們心中迴響、帶來感動的要素。」
最後的一口要吃什麼?
緩和醫療、安寧療護大樓裡住的是至今為止與各種抗癌藥劑和手術對抗的病患。取消飲食限制,「什麼都可以吃」。大家一開始雖然感到困惑,但漸漸變得任性起來。
飲食是最簡單可以任性的領域,因為任性,照護方也能夠下功夫,據說照護和接受照護雙方因此能夠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據說大部分的病患都喜歡重口味的東西。有人說想吃拉麵、有人想喝滷肉的湯汁、也有人希望直到最後都維持正常的飲食而想喝味噌湯等。
提供病患在人生的道路上覺得最「美味」的東西,讓他慢慢品嘗,我認為這是再好不過的事。即使如此,想必食欲還是會慢慢減退,身體漸漸地不想要食物。這時能夠讓生命回頭的就是湯品所扮演的角色。
多次有人跟我說,幾乎什麼都吃不下的人可以喝得下糙米湯。糙米、昆布、酸梅,糙米湯的材料本身就是風土。比起病患本身,細胞更需要這些東西。
細胞所追求的美味是將生命帶往更好的方向。我認為終極的美味是讓細胞開心的食物。
照護和接受照護的人可以一起品嘗美味。這樣的時間不就正是生命的共享嗎?
作者簡介
辰巳芳子
1924 年出生。聖心女子學院畢業後跟著料理研究家始祖的母親濱子學習家庭料理,同時不斷地鑽研西洋料理。透過照護父親開啟湯品之路,在鎌倉家中開設湯品教室。現任NPO〈傳遞優良食材會〉、〈大豆100 粒運動後援會〉會長。著有《為了你──支撐生命的湯》(文化出版局)、《品嘗辰巳芳子的當令美味──滋養生命的家庭料理》(NHK 出版)、《為食而活──我認為重要的事》(新潮社)、《新版 我傳給女兒的美味》(與辰巳濱子共同著作,文春新書)等。
.作者:辰巳芳子
.譯者:陳心慧
.出版社:積木
.出版日期:2019/10/24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元宵節美食 營養師:4、5顆湯圓等於1碗白米飯
我們能靠生食活下來嗎?一項關鍵演化證據曝真相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是希望還是炒作?人造肉能實現更美好的世界嗎?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手搖飲點微糖就能減少健康危害?專家提醒,別陷入微糖迷思!
萬惡消夜會造成肥胖!餓得受不了,深夜點心如何聰明吃?
隔夜菜會流失營養嗎?營養師破解各種隔夜菜疑問
蘋果見「暗黃紋路」能吃嗎?專家:當然可以,還是賣點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舌頭上真有味覺地圖嗎?不愛吃苦與舌頭構造有關
情人節送巧克力傳情?小心吃進一堆負擔影響健康
全麥麵包和白麵包哪種健康?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
她吃木耳竟噁心、嘔吐中毒了!3招安全食用木耳
一片熱量就150大卡! TOP3高油、高糖、高鈉零食...你愛吃的上榜了嗎?
怎麼汆燙綠色蔬菜不變黃?大廚教你蔬菜烹煮技巧
過年常見零嘴熱量驚人 吃4顆要慢跑40分鐘消耗掉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過年怕吃肥 三餐定時又定量
過年防疫在家吃鍋 專家教你怎麼選才安心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爆米花跟油脂竟然都在列!醫師點名:「5種由黑翻紅的食物」其實超營養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大年初四迎財神!觸犯「禁忌」小心窮整年 訣竅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