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冒充白芝麻油!專家教你如何挑純正芝麻油
黑芝麻油製程中,一定要經過焙炒,才能將胚芽乳中的油脂分開、豆紅素與木酚素釋放出來。不過,焙炒溫度是一門深奧學問。蔡大哥為了控制焙炒的獨家溫度,甚至自己發明了特殊機器,才能製造出既保留養分又香氣逼人的頂級芝麻油。
焙炒過度的黑芝麻油略帶苦味,油色更深;焙炒不足的黑芝麻油,則香氣不足且養分無法全然釋放。因此,一瓶上等黑芝麻油在感官檢測中,目視必須為黑中帶紅的深琥珀色,入口則香味久久不散,甚至打嗝中還透著芝麻清香。
白芝麻油目前在坊間的貨架上進入兵荒馬亂時代!在精煉大豆油尚未出世的古早時代,白芝麻油是純的,民間會以純香油、香油或小磨香油為暱稱俗名。
白芝麻在台灣種植率及製油率都低,純的白芝麻油並不多見。後來,邪惡清清如水的精製沙拉油問世後,許多商人便趁機魚目混珠,製造商會將很廉價的雜色芝麻焙炒得更熟,只添加5-10%。也就是,這瓶白芝麻油不是白芝麻做的,而是未經挑揀的雜料芝麻為輔,基改大豆油為主,而變身的現代產品!
自從油品食安風暴出現後,政府便規定成分說明標籤一定要詳實載明,且規定詳列載明的配料中必須依比例高低排序。所以,聰明的消費者如果採買白芝麻油時,標籤上若出現「大豆油」,就知道並不是純白芝麻油。
新鮮芝麻油開瓶香氣十足,若遇上溫度更是餘韻悠長。我們人體溫度是可讓醇類(也就是香氣)好好揮發的溫度。因此,在感官檢測上,可先將芝麻油放在手背上搓熱測試,讓毛細孔吸附芝麻氣味,等手溫冷卻後再嗅聞;若是純芝麻油,仍會散發淡淡芝麻味;若沒有味道,則可能添加沙拉油。
接著可再將數滴油入口測試,摻香精的芝麻油在入口後香味很快就消失,純芝麻油則齒頰留香。待十至二十分鐘後,若能輕輕打嗝,會有一股芝麻清香從喉間嗝出,那就是高純度芝麻油佳作。
另一個辨別油品優劣的通則也適用,那就是只要聞到酸味、霉味、油耗味的任何一種,建議敬而遠之。
※芝麻油的主要成效功能
芝麻油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八五至九○%,油酸和亞油酸約各占五○%。芝麻油的特點是油質穩定,易保存,主因含有芝麻木酚素(Lignans)、植物固醇及酚類化合物等抗氧化物質,可提高自由基清除率。木酚素為一種植物雌激素,可促進新陳代謝、滋養強身、舒緩女性更年期症狀。
※芝麻油怎麼使用?
營養豐富的芝麻油屬藥食同源,用來調理身體,可消炎止痛,是增添食物風味的日常調味油。
‧家常備油
黑芝麻經焙炒逼出香氣與養分再榨油,味道濃郁。原本性平屬性若加上薑與酒佐配,就會轉為熱性,極適合冬令進補,但腸胃不佳或孕婦則不宜多食。
輕焙的白麻油,香氣則相對清雅,小火炒菜、調拌餡料,或涼拌菜餚皆非常適用。
‧調理虛寒體質
手腳冰冷的朋友,除了平日多運動強化血液循環外,可以十天一次的頻率,長期食用添加黑芝麻油、薑和酒的食補,便可改善冬天手腳冰冷的虛寒體質。
‧女性最佳良伴
女性生理期忌口生冷、刺激性食物外,可把握經血排淨後五天內吃麻油料理,如「麻油薑絲紅鳳菜」,補充蛋白質、鐵質與鈣質。
女性產後食用麻油藥膳滋補,有助抑制發炎、幫助子宮收縮,高蛋白質也能讓產婦快速補身,是坐月子的最佳良伴。
進入四十歲的中年女性,可每天食用不超過二湯匙的芝麻油量,為更年期預作準備,舒緩女性停經前後可能帶來的不適,如熱潮紅、暈眩、盜汗等症狀。
‧疏通腸道
可於早晚空腹時,喝一小匙芝麻油,有助於潤滑腸道、軟化頑固便便,達到疏通排便功效。
‧塗抹外敷
麻油有消炎、解毒、去腫、止痛的作用,難怪也是製作「紫雲膏」的材料之一。家裡小朋友如被蚊蟲叮咬,可以塗抹麻油緩解紅癢。
※如何辨別芝麻醬優劣?
許多人誤以為芝麻榨完油的粕,可以拿來做芝麻醬,這可是一大誤會。
芝麻醬是直接以芝麻研磨製成,芝麻含油率超過四七%,且是長纖維;因此好的芝麻醬會油、醬分離,在上面浮一層芝麻油,這是自然現象,用湯匙輕輕攪開即可食用。
作者:王甯
出版社:三應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01
關於作者/王甯(小毛老師)
是一位自然醫學實踐家、品油師、油品職人,也是熱衷環保和動物權益的倡導者。
認證
‧義大利官方認證品油師(CLUBalogue IOEA Oil Expert)
‧中國公共營養師二級認證
‧中國健康管理師二級認證
學歷
‧美國Metropolitan State University MBA 畢
‧聯合國世界自然醫學大學博士
經歷
‧台灣藥廠副總
‧外商藥廠總監
‧中國科技大學休管系業師
‧中華民國健康促進管理師
‧經絡儀檢測健康管理師
‧英國能量花精學會諮詢師
‧擴大療癒一、二階講師
‧印度合一大學Mukthi Deeksha 傳導師
‧澤承生醫有限公司負責人
‧油豐創辦人
會員資歷
‧台灣品油專家協會會員
‧美國自然醫學會會員
‧國際虹膜醫學會會員
‧能量醫學會會員
‧國際催眠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我們能靠生食活下來嗎?一項關鍵演化證據曝真相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是希望還是炒作?人造肉能實現更美好的世界嗎?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手搖飲點微糖就能減少健康危害?專家提醒,別陷入微糖迷思!
萬惡消夜會造成肥胖!餓得受不了,深夜點心如何聰明吃?
隔夜菜會流失營養嗎?營養師破解各種隔夜菜疑問
蘋果見「暗黃紋路」能吃嗎?專家:當然可以,還是賣點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舌頭上真有味覺地圖嗎?不愛吃苦與舌頭構造有關
情人節送巧克力傳情?小心吃進一堆負擔影響健康
全麥麵包和白麵包哪種健康?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
她吃木耳竟噁心、嘔吐中毒了!3招安全食用木耳
一片熱量就150大卡! TOP3高油、高糖、高鈉零食...你愛吃的上榜了嗎?
怎麼汆燙綠色蔬菜不變黃?大廚教你蔬菜烹煮技巧
過年常見零嘴熱量驚人 吃4顆要慢跑40分鐘消耗掉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過年怕吃肥 三餐定時又定量
過年防疫在家吃鍋 專家教你怎麼選才安心
年菜吃不完,當隔夜菜吃會致癌?營養師:一食材不要久放
除夕圍爐吃鍋 營養師傳授健康3祕訣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隔夜菜會流失營養嗎?營養師破解各種隔夜菜疑問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有體味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女中醫教你從體內除臭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大年初四迎財神!觸犯「禁忌」小心窮整年 訣竅一次看
萬惡消夜會造成肥胖!餓得受不了,深夜點心如何聰明吃?
4習慣最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中醫教你避免病從口入
45歲零退休金離職,年賺14%!前金融業高層林茂昌: 一個投資秘訣讓你勝過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