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就是動脈硬化第一步!想維持乾淨血液,醫師推薦5大食物
脂肪肝已成為現今的國民病
各位知道在所有慢性病中,哪種疾病的罹患率最高嗎?
各位是否覺得是高血壓呢? 相信大家身邊的親友中,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的困擾。但話說回來,根據日本健康檢查學會發表的2015年度調查資料,前3名疾病如下:
第一名 高膽固醇 33.4% 第二名 肝功能異常 33.2% 第三名 肥胖 30.4%
第二名的「肝功能異常」與第一名只差0.2%,若只看40歲以上男性,罹患率超過40%。從這個數據不難發現,有肝臟問題的人真的很多。順帶一提,高血壓的罹患率為24%。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何謂肝功能異常。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肝臟危害人體健康的原因幾乎都是肝細胞中囤積了過多脂肪。也就是脂肪肝。如果置之不理,肝臟就可能發炎。
由此可見,脂肪肝是肝炎不可輕忽的元凶之一。肝臟的作用是盡全力修復受損細胞,但若本身就有太多壞掉的細胞,要怎麼追上修復的腳步? 積年累月下來,肝臟會開始纖維化,逐漸萎縮變小。這個狀態稱為肝硬化,再惡化下去就會變成肝癌。
當肝臟開始病變,大多數人絲毫未察覺自己的肝臟健康正在惡化,依舊維持不良的生活習慣。當你感到身體倦怠,發現自己出現血糖上升等異狀時,你的肝臟早已罹患肝炎,甚至演變成肝硬化。
肝臟惡化的順序大致如下: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根據調查,日本全國約有3千萬人罹患脂肪肝。換算下來,每4人就有1人是脂肪肝患者,這個比例相當驚人。這也代表日本全國約有3千萬人可能有肝功能異常。肝臟具有再生能力,各位一定要趁肝臟還能再生時改善肝臟問題,這才是預防文明病最重要的關鍵。
維持乾淨血液的前5大優良食品
從脂肪肝惡化至重症慢性病,一定會經歷血液變得黏稠的過程。在減少醣類攝取量,預防脂肪肝的同時,也要注意血液狀況,保持乾淨的血液。
接下來公布我認為有助於維持乾淨血液的前5大食品。
‧黑醋:醋含有的檸檬酸有助於排出血液裡的老廢物質,屬於優質食材。其中黑醋富含胺基酸和礦物質,具有超強殺菌力。
‧梅精:梅肉特有的化合物「梅素」(Mumefural),有助於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凝固,還能抑制幽門桿菌孳生。
‧納豆:實驗證實,納豆激酶(Nattokinase)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特別推薦給動脈硬化患者。
‧青背魚:沙丁魚、鯖魚、竹筴魚等青背魚富含EPA。大家都知道,EPA可以抑制血小板凝固,也是受歡迎的營養輔助食品成分。
‧青花菜:在所有蔬菜中,青花菜的維他命C與多酚含量特別高。維他命C的高度抗氧化作用也是眾所周知的功效。
心肌梗塞、中風是黏稠血液阻塞心臟或腦部微血管引起的疾病。此外,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則會引發腦出血。
上述疾病不是心臟或腦部疾病,而是血管疾病。糟糕的生活習慣會讓血液狀況變差,進而傷害血管,逐漸演變成動脈硬化。脂肪肝便是引發動脈硬化的第一步。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洪婉恬
延伸閱讀:
走一下路就滿身大汗?這是「心氣虛」徵兆!中醫師:3種酸酸的食物能養心
●書籍簡介
神奇解救脂肪肝:巧克力、酒精、微減醣,揮別三高,代謝症候群out
作者: 栗原毅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19/01/29
作者簡介
栗原毅北里大學醫學部畢業。栗原診所東京日本橋院長。慶應義塾大學特任教授、前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膽固醇與中性脂肪迅速下降200%基本技巧:任何人都做得到!》、《吃巧克力控制糖尿病》等。

良醫健康網
不須道聽途說,由醫師們推薦出來的好醫師,是民眾最渴求的資訊。讓好醫師被看見,讓民眾心裡對於白色巨塔高牆的恐懼減除,有更正確的醫病觀念,是《良醫健康網》不變的初衷。
良醫健康網: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良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whealth/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朱慧芳/菜園裡的黑金老菜脯
中醫大病患餐點鳳梨入菜 助消化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
牛肉美味關鍵在油花?脂肪的作用和你想像不一樣
海口人的霸氣!烏魚子「一人一整條」 醫提醒:烏魚子膽固醇高,高血脂者要當心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全球飲食指南年度評比出爐:這種飲食法連4年穩坐第一
醫師教你吃養生零食:解饞、健康一起兼顧!
減重雞胸肉吃到膩?專家:4類食物這樣吃健康又好瘦!
手腳冰冷喝熱可可祛寒?小心更冷!營養師:喝對成分很關鍵
如果可透過細胞再生技術培養人造肉 我們為什麼不培養並吃自己的細胞?
阿嬤聽信綠皮香蕉燉雞腳治骨痛 血脂反飆高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基隆常見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
醫病天地/吃蛋白質增肌 營養師:重點在增加比例
日研究喝綠茶降腦中風、心梗死亡風險 記得選擇無糖!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吃元宵、湯圓應景,卻難消化又高熱量!營養師傳授健康吃湯圓3技巧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元宵節美食 營養師:4、5顆湯圓等於1碗白米飯
我們能靠生食活下來嗎?一項關鍵演化證據曝真相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猜你喜歡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女人要主動投資,不要想靠老公…理財教母林奇芬48歲漸進式退休:學會「4要」,老後才輕鬆
減重雞胸肉吃到膩?專家:4類食物這樣吃健康又好瘦!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1瓶抵12瓶」理科太太賣維他命功能誇大? 食藥署要查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擺著就能變乾淨?日本家事達人傳授「放置清潔法」 輕鬆搞定廚房3大髒汙難題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1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暴利」故事
海口人的霸氣!烏魚子「一人一整條」 醫提醒:烏魚子膽固醇高,高血脂者要當心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全球飲食指南年度評比出爐:這種飲食法連4年穩坐第一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愛健身、注重飲食的物理治療師 不到30卻罹關節炎 她省思: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我這樣拉筋的感覺是對的嗎?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暖身伸展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明明麵包用炸的 台式「營養三明治」真的營養嗎?
驚蟄後漸暖,細菌與病毒蠢動!春養肝多吃青色蔬菜,這些上火食物先避
手腳冰冷喝熱可可祛寒?小心更冷!營養師:喝對成分很關鍵
醫師教你吃養生零食:解饞、健康一起兼顧!
走過自殘、重度憂鬱 甜美版大S:只要願意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鳳梨解毒、助睡眠,還能護肝?營養師揭日常養肝要點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
牛肉美味關鍵在油花?脂肪的作用和你想像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