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比燒餅、油條還罪惡,熱量最高竟是它!一圖看懂中式早餐熱量排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米飯沒營養又害血糖高?和其他主食相比它不是最糟的


圖╱123RF

要說什麼食物是中國人吃得最多的一種,那毫無疑問是白米飯了。

經常看我的文章的朋友,也都知道白米飯的營養價值在主食當中算是比較低的一種。它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都特別少,鉀含量非常低,膳食纖維嚴重不足,保健成分基本上少到可以忽略。同時,因為質地柔軟,容易消化,血糖指數還相當高。

不過,儘管我多年來反對頓頓白米飯,但從來沒有說「白米飯是垃圾食品」之類的話。

公平地說,在主食當中,白米飯的健康價值並不是最糟糕的。

白米飯也有它的優點?不比不知道,咱們就來仔細比比。(不是它多好,是有更差的…)

大米飯vs 小米飯、玉米棒和地瓜

精白大米不是一種高蛋白質食物,但它的確含有6%~7%的蛋白質,而且在糧食當中,大米蛋白質的質量還算是相對比較好的,氨基酸平衡優於小米、玉米、高粱甚至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又高於地瓜的蛋白質(按乾重比較時)。

所以我經常說,如果吃地瓜替代米飯當主食,需要額外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果吃小米玉米之類當主食,也需要比從前額外補充一些動物蛋白質或豆製品。

很多人不聽這話,既吃雜糧,又不肯增加魚肉蛋奶;又要增加運動,食物總量還要減量。結果,發現大姨媽離開了,或者臉色變差了,並不是吃雜糧的錯,而是綜合營養平衡沒有做好。

炒涼粉。
炒涼粉。

大米飯vs 涼粉、涼皮和粉絲

還有一些人,不是用雜糧替代白米飯,而是在夏天用涼粉、涼皮、酸辣粉之類來替代白米飯,那就更糟糕了。小米的蛋白質含量不低於大米,它只是氨基酸平衡差點。但涼粉、涼皮、粉絲在加工過程中已經去掉了絕大部分蛋白質,B群維生素也幾乎是全軍覆沒。

如果用它們來替代白米飯,你可以想像,一天當中的營養損失有多大。按一天吃三碗米飯(300克生大米)來算,如果換成同樣澱粉含量的涼粉,一天就要減少將近20 克的蛋白質(體力活動不多的女性每天也需要至少55克,男性65克)。一天的蛋白質少了三分之一還多,身體怎能不受影響啊…

很多女性夏天經常不好好吃三餐飯菜,三天兩頭用涼粉涼皮粉絲作為主食,覺得這樣口感更加清涼,再加上貪吃水果西瓜和冷飲,難免造成營養不良問題。也難怪她們夏天臉色總是發黃,皮膚又鬆弛。不管如何防曬,如何護膚,也解決不了問題。如果再節個食,省略一頓晚餐,大姨媽不來光顧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於是她們說:大姨媽只喜歡白米飯……不如這麼說:不要講營養更好的主食了,連白米飯裡這點營養都吃不到,大姨媽怎麼能留在你這裡啊!

麵包。<br />圖/ingimage
麵包。
圖/ingimage

大米飯vs 麵包、饅頭和發糕等發酵麵食品

從B群維生素含量和蛋白質含量來說,按同樣澱粉含量比較,米飯比不上饅頭和麵包。所以,吃米飯比較容易出現B群維生素缺乏症,而吃饅頭麵包則不容易出現這類問題。過去生活困苦,魚肉蛋奶都吃不上時,麵食裡這些蛋白質和維生素相當有用。所以,傳統來說,麵食區域的居民普遍比米食區域的人身體健壯,胃腸結實。

但是,米飯的血糖穩定性優於發酵麵食品。從血糖曲線來說,米飯雖然血糖高峰也比較高,但是後期不容易出現血糖負值。也就是說,它相對不容易出現餐前低血糖的情況。

按等量碳水化合物來比較,饅頭、麵包之類的表現就差一些。它們質地疏鬆多孔,消化速度快,不僅血糖指數高於米飯,而且餐前容易出現血糖負值。

按同樣卡路里來比較,饅頭麵包的體積更小,飽腹感也比米飯略遜一籌。所以,一些西方營養師認為,減肥的時候,把主食從麵包換成米飯是有幫助的。

而且,做米飯既不需要加糖,也不需要加鹽,亦不需要加入碳酸氫鈉之類膨鬆劑,也不需要加入油(除非做成炒飯)。所以,它屬於低鈉低脂肪食物。而做麵包的時候,幾乎都要加少量鹽,往往還要加入糖和脂肪。做饅頭時,有些要加入膨鬆劑(含碳酸氫鈉),比如南方那種鬆鬆軟軟的饅頭。做發糕時,經常要加入膨鬆劑。

至於燒餅油條千層餅和各種麵點,幾乎都要加入油/鹽/糖等,所以熱量更高,鈉更高,而營養素密度甚至會低於米飯。

所以,從限鹽、限鈉角度來說,吃米飯比吃麵食往往更好一些。

麵條。<br />圖/ingimage
麵條。
圖/ingimage

大米飯vs 麵條、米線

和麵條、米線相比,米飯也有它的優勢—— 米飯為人們提供了食物多樣化的更好機會。

吃麵條的時候,人們通常以一大團麵為主。吃撈麵,加上一些鹵子和少量蔬菜;吃湯麵,加上一大碗湯和少量肉菜。人們津津樂道於鹵子如何香濃,湯如何鮮美,卻忘記了食物的主體只是一大團麵。

而吃米飯的時候,我們肯定不會只放兩勺鹵子,也不會只喝一碗鮮湯。米飯必須要配著菜吃,一個菜都不夠,通常至少兩樣,有葷有素。一個菜裡就有不止一種食材,甚至是好幾種。哪怕就是頗受詬病的便當,也有好幾種食材了。

在家宴桌上,我們可以用一碗米飯配著七八種菜餚,吃得心滿意足。相比而言,很少有人會用一碗米線或一碗麵條來配幾個菜吃。

所以,相比於麵條、米線之類,米飯餐更容易達到營養平衡。

一些醫生看著食物血糖指數表推薦主食,發現麵條的血糖指數比米飯低,建議糖尿病患者吃麵條來替代米飯。但是患者往往發現,吃米飯餐比吃麵條餐的控血糖的效果好。為什麼是這樣?

因為麵條和米飯一對一單獨比的時候,同樣澱粉含量,米飯比麵條升血糖快。但是,米飯是配著葷素菜餚一起吃的。加上了足夠的魚肉類,加上了足夠的蔬菜,混合餐的血糖反應就會降低。而麵條呢?一大團麵,很少的魚肉類和菜餚,就比不過飯菜搭配的米飯餐了。

長期而言,只吃麵條的飲食生活,難免蔬菜不足,食物多樣化程度不夠,營養不合理。而營養不合理,身體的代謝就難以恢復正常,血糖自然就更難控制。

米線餐和麵條餐的道理是一樣的。

此外,麵條裡面往往是要加鹽(氯化鈉)的,甚至要加鹼(碳酸鈉)。這樣,麵條就引入了更多的鈉鹽。鹹的麵條,加很鹹的鹵子,或者加一大碗鹹湯,鈉攝入量極易過量,對控制血壓也是不利的。

麵粉裡本來比較豐富的B群維生素,會因為加鹼而破壞。學過食品化學課的人一定記得,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都是非常怕鹼的。麵條煮了之後,麵湯通常是要扔掉的。那麼麵條裡剩下的那些B群維生素,又要溶出一部分在湯裡,然後被扔掉。這湯扔了可惜,喝了又攝入太多的鹽和鹼…

總之,吃米飯本身並不是最差的飲食習慣。不過,白米飯維生素少、鉀含量低、膳食纖維嚴重缺乏的問題,也會讓營養師很是頭疼。因為只要是頓頓白米飯,就算再配上葷素菜餚,上述這些營養素還是很難達到供應標準。

特別是在搭配不合理的時候,米飯餐的營養供應就更差了。

比如說,有人吃米飯配土豆絲,吃米飯配炒涼粉,吃米飯配紅燒肉的汁(不吃肉也不吃菜)......簡直就無語了。以上都是我真實見過的情況。

還有米飯油炸做成鍋巴,米飯加白糖拌,甚至還有豬油+醬油拌白米飯這種吃法呢......

不過,米飯最讓人愉快的性質是:它的包容性很強,做法也很多樣。它的缺點,是可以通過各種措施加以改進的。

比如說,可以改變大米的類型,可以添加一部分雜糧,可以添加其他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配料。只要做得聰明,可以既提升美味,又增進健康,讓米飯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驚喜連連。

Source

米飯 蛋白質 低血糖 維生素 麵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