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1、熱水汆燙 硝酸鹽少八成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但如果葉菜含有過量的硝酸鹽,卻是潛藏危機。蔡一賢表示,硝酸鹽遇熱會釋出,建議民眾吃蔬菜先汆燙過,若要生吃,則可用溫水洗淨。
台北市衛生局曾針對市面上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青江菜、小白菜以及萵苣,分別以清水清洗浸泡20分鐘、溫水浸泡10分鐘及熱水汆燙2至3分鐘等三種方式進行實驗,再以試紙進行硝酸鹽的含量檢驗。結果發現,用清水浸泡蔬菜,並無法降低硝酸鹽的含量,若以熱水汆燙,則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最多可減少八成。
因此,蔡一賢說,把蔬菜放進滾水中,馬上撈起的汆燙方式,既可以吃到蔬菜中的營養,又能減少攝入過多的硝酸鹽。
2、廣泛攝取 別吃單一蔬菜
另外,比較保險的方法是,不要一直吃同一種類型的蔬菜,而是應廣泛且均衡地攝取根、莖、菇、芽類的蔬菜。
3、用維他命C 平衡化學作用
江守山表示,吃火鍋時不妨搭配大蒜、青椒、綠茶及含維他命C的水果,可有效平衡硝酸鹽的化學作用。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