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元氣周報與韓國正官庄共同舉辦「活用高麗蔘」健康講座,民眾無懼烈日報名參加。主辦單位特地邀請中醫師、營養師、學者專家與會,教導民眾如何利用高麗蔘進行夏日涼補,消除疲勞又增強免疫力。
紅蔘皂 助調節體溫color="0074ad">
文/李勝浩(韓國人蔘公社教授)
一提到人蔘,多數民眾以為人蔘只適合冬季補身,其實人蔘也可作為夏日涼補良方。研究發現,高麗人蔘有調節體溫效果,尤其紅蔘中的皂,在老鼠實驗發現,它對高溫環境具抵抗作用,亦即人蔘能對抗炙熱高溫天氣。
此外,夏日服用人蔘,還能健脾止瀉、養心安神,不僅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對於壓力紓解、免疫力增強也有幫助。建議民眾面對夏季酷暑,不妨在家製作人蔘咖啡冰砂,提神又紓壓、輕鬆度涼夏。
人蔘生脈散 防中暑良方color="0074ad">
文/張家蓓(產後護理之家特約醫師、康華中醫院長)
不少民眾夏季常中暑,其實暑氣可分外在高溫環境與本身體質氣虛。一般而言,中暑發生原因包括陽暑(外在高溫環境)、陰暑(冷氣房內),與常進出冷熱交替環境。
通常氣虛體質包括陽虛與氣虛,兩者差別在於陽虛的病程較久、較怕冷,不少愛吃冰的人都是陽虛體質;至於氣虛雖病程短,但若未治療,未來可能演變為陽虛,兩者都會出現解便、解尿不乾淨等症狀。
夏日體溫飆高、容易流汗,除了適時補充水分,若能服用人蔘,可助體內熱氣消散。「人蔘生脈散」是預防中暑首選良方,可用來治熱病;如果是高燒後口乾舌躁,可食用「白虎加人蔘」。油膩食物會使腸胃產生熱氣,環境高溫濕氣若在體內排不出去,就像熱鍋上覆蓋抹布,食用「白虎加人蔘」有如將熱鍋關火去熱;至於「人蔘生脈散」能預防氣虛。另外,口含切片人蔘,食用人蔘燉雞、飲用蔘茶等,皆是夏日不錯藥膳食補法。
動物實驗證實 能控血糖color="0074ad">
文/鄭瑞棠(長榮大學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人蔘有助降低血糖,中醫古書記載,多餓、多渴及多尿的消渴症,即糖尿病「吃多、喝多、尿多」,主要是因腎虛所致,由於人蔘可以補氣,古人早已使用人蔘治療消渴症。因糖尿病患可能併發高血壓、免疫力變差、容易感冒等,中醫認為糖尿病是氣不足,人蔘能提升免疫力。
過去做過糖尿病動物實驗,連續餵食小白鼠果糖,兩個月後,發現小白鼠胰島素出現阻抗;不過,如果讓小白鼠飯後每天吃一次微量、約一點多公克的紅蔘粉末,一周後小白鼠血糖下降,顯示紅蔘可改善胰島素阻抗問題,胰島素敏感性也增加,紅蔘對血糖控制有幫助。
2008年,加拿大研究人員讓受試者每天飯後服用2公克紅蔘粉末,追蹤兩個月發現,受試者血糖下降,顯示人蔘成分皂(RH2)確實能增強胰島素的直接作用。不過患者若想將紅蔘當作糖尿病藥物治療,仍必須與醫師討論。
提神紓壓 增強記憶力color="0074ad">
文/陳韻帆(榮新診所營養師)
長時間處於高壓環境,會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心律不整、心悸、記憶力及性功能衰退等,人蔘皂可雙向調節壓力,避免甲狀腺及免疫功能低下,提高人體對壓力耐受度。此外,人蔘皂還能抗疲勞、增加記憶力、穩定血糖、增強免疫力,具日常生活保養效用,是一種不含咖啡因的提神飲品。
提神飲品:準備高麗蔘片3公克、麥冬10公克、枸杞10公克、老薑1片、紅棗3粒、甘草等材料,用300cc熱水沖泡,可消除疲勞、提神、紓壓。
紓壓雞湯:準備全雞一隻、高麗蔘15到20公克、冬筍半支或紅蘿蔔2支、糙米3杯、冬菇10朵以及生薑片、紅棗、栗子少許,以小火燉煮1小時後,再放置電鍋悶至軟爛即可食用。
若食用人蔘若常出現口乾舌躁,排除其他降血壓或血糖藥物因素後,建議先暫停食用一陣子,待症狀減輕或消失,再逐漸「少量服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