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台北報導】
上班族經常到了下午茶時間,會集資團購買炸雞、珍珠奶茶、蛋糕等點心,雖然吃得不亦樂乎,但長期處在這種亂食高峰期,胃潰瘍最容易找上門。
根據一項「國人五點鐘飲食危機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六到八成的國人,一周內至少三次會在下午五點感到肚子餓,其中肚子餓的上班族,有六成五會選擇「就近取食」,以餅乾、蛋糕等高熱量食品充飢。
雙和醫院腸胃科醫師李宜霖說明,挨餓雖然對胃不好,但與其亂吃,還不如挨餓得好;「亂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腸胃不正常蠕動,會出現脹氣、噁心或胃酸過多的現象,尤其高熱量也會造成身體負擔。」
李宜霖進一步建議,如果要吃點心,盡量避免高油高熱量的垃圾食物。若真難以抗拒飢餓感,就在進食前選擇含「雷特氏B菌」優酪乳,以保護胃部健康。
這種雷特氏B菌並非藥物而是食品,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它能夠通過胃酸與膽酸的考驗,且對幽門桿菌有抑制的效果。不只如此,如果在吃零嘴前先喝優酪乳,它能產生飽足感,便能減少接下來對垃圾食物的攝取量。
李宜霖提醒,消費者挑選雷特氏B菌產品時,要留意產品上標示的菌種量,以飲品來說,每100c.c.至少要有一億個才夠。
【2010/04/07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