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夏至,溽暑逼人,但中醫師提醒,夏至是陰陽之氣消長的轉捩點,此後陰升、陽降,人的脾胃能力跟著走下坡,這時再吃冰冷食物,胃腸易因無法消受而腹瀉。
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說,這一天也是陽極之至;簡單講,就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的日子,接下來,陽氣就要慢慢消退,陰氣滋生,別誤以為天熱,就可以放心吃冰冷食物。
疰夏是炎炎夏日常發生的病症,起因於氣虛體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說,暑會傷氣,體虛的人容易出現胸悶、心煩、體倦、汗多,以及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等症狀,有時還會有低熱表現,要補氣去熱。
飲食上,因為汗流得多,張家蓓建議,可以常吃帶有酸、鹹的食物,像是酸梅湯,除了補充電解質,酸能固表止汗,汗自然就不會流那麼多。但她也提醒,夏天酸梅湯最好是常溫喝,可別加太多冰,以免胃腸吃不消而拉肚子。
若真的抗拒不了冰品的誘惑,楊素卿說,午時到未時間,趁日正當中,可以喝一些冰水或西瓜汁消暑氣。
除了靠冷氣、冰品等外力對抗暑氣,楊素卿還提醒,嘴裡猛喊熱,只會熱上加熱,讓心情更為煩燥,調息靜心,透過調整呼吸讓心神安靜,自然不會覺得那麼熱了。
「夏天最好的食物就數綠豆與薏仁。」張家蓓說,綠豆能去熱,薏仁可去濕,夏天適合喝一些湯湯水水的東西,像是肉汁、羹麵等,補充水分。
許多民眾怕熱,尤其是汗流浹背後全身濕黏,更難受,總是儘可能窩在冷氣房涼快。但對講究四時陰陽的中醫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規律;張家蓓說,夏天「養長」之道就是配合日光時間晚睡早起,適度曬太陽、運動。老是不出汗,身體可是會悶出毛病,入秋後,濕疹、過敏性皮膚炎等皮膚病症就會找上身。
※延伸閱讀》
.薏仁》B群美膚 膳食纖維降血脂
.薏仁》料理DIY/薏仁鮭魚拌飯
.薏仁》料理DIY/薏仁綠豆甜湯
.薏仁》料理DIY/薏仁蓮子排骨湯
【2009/06/20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