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便利商店、手搖飲料店林立,含糖飲料氾濫,往往只要一杯,糖分就超過國健署的每日建議攝取上限。衛福部食藥署有意仿效新加坡政府與可口可樂、百事、雀巢等飲料商合作推減糖的模式,將與我國飲料業者接洽,盼共同推動更健康的飲食風潮。
國健署今年首度訂定「糖」的每日建議攝取上限,於日前預告的「國人營養基準修訂草案」中明列,每日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以體重60公斤、輕度工作、每日所需熱量約1800大卡的成人為例,總熱量的10%即180大卡,換算成糖量則為45公克(1公克的糖提供熱量4大卡)。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游開雄認為,上述量值仍算寬鬆,有的飲料,只喝一杯,糖分就超標,例如部分市售發酵乳,一瓶就有51公克的糖,珍珠奶茶含糖量更可能高達60公克,菜餚、水果乃至宣稱為無糖飲料中的粉圓、布丁、仙草也都有糖,消費者稍一不慎就超過每日建議量上限。他認為,食藥署應參考國健署的建議值再下修,訂定合理的飲料糖分限量。
食藥署研檢組簡任技正林旭陽回應,部分產品在市面銷售行之有年,風味已為消費者所接受,若強制業者減糖,可能改變飲料的味道、影響銷售量,目前傾向以宣導取代規範,同時會評估讓業者進行更適當的資訊揭露。
新加坡近日官商合作推減糖,可口可樂、百事、雀巢等七大飲料業者向星國承諾,將在2020年前撤下每100毫升含糖超過12公克的飲料,可口可樂也表示將推出更多低卡或無糖飲料。林旭陽對此相當肯定,表示此方向有可行性,將與更多飲料業者接洽。
報系資料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